•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兴业证券:
    春季攻势仍将延续
  • 区间震荡难掩事件性机会
  • 行业报告
  • 新牛市或许在下半年启程
  • 谨慎看待
    地震的影响
  • 利空密集农业股下跌
    券商建议抓错杀机会
  • 最新评级
  •  
    2011年3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观察
    兴业证券:
    春季攻势仍将延续
    区间震荡难掩事件性机会
    行业报告
    新牛市或许在下半年启程
    谨慎看待
    地震的影响
    利空密集农业股下跌
    券商建议抓错杀机会
    最新评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牛市或许在下半年启程
    2011-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编辑 杨晓坤

      ⊙阿琪 ○编辑 杨晓坤

      

      虽然日本9级地震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震荡性的影响,但还不可能改变包括A股在内全球市场原有的基本形势。无论是A股的指数波动,还是一些收益股“见风使舵”的炒作,均是一种短期行为,对行情的整体趋势还起不到主导作用。

      日本大地震对A股产生了短期的心理冲击,也对本已失守3000点的行情起到了助跌作用,但非本质性因素。真正促使行情反弹3000点无功而返的是A股自身的基本面因素:一是,“两会”后,控制通货膨胀并且“还要控制货币流动性”被再次引人关注。最近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达到3.1992%,超过了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使得市场对货币紧缩预期再次增强。二是,市场的通胀预期再度增强,通胀形势决定了目前的调控政策还不会松动,流动性环境仍是继续收敛的趋势。三是,从货币供应增速、信贷、PMI 指数、工业生产指数等反映的情况来看,“持续紧缩调控必然会损害经济增长”的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后期可能会出现3到5个月通胀强度增、经济增速降的阶段性滞胀局面,在紧缩调控“习以为常”之后,市场关注焦点正在转向经济与公司盈利预期的下降,使得估值修复性反弹后的周期性行业股受到新压力。

      从本周一开始,四天时间里日本政府一共向金融市场注资了37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达到2.86万亿元,视市场情况日本政府后续可能还会继续向市场注资。世人皆知,日本政府债务率已超过160%,其现在向市场巨额注资只能靠“印钞机”来进行。须知,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我国政府的刺激计划才4万亿,且是分两年实施的;美国在前两年两次开动“印钞机”,总的规模也不过9000亿美元,约合5.9万亿人民币。可见,本次日本政府因为特殊需要,向市场注资的速度与规模是史无前例的。需要深入关注的是,本次日本政府注资是直接把资金注入金融市场,而非向受到地震重创的日本大企业进行补贴,也没有用于赈灾的其他实体领域,在目前市场动荡时期,这股注入的流动性还显示不出什么威力,只起到维稳作用。但流动性早晚是要发酵的,尤其是日元利率本身超低,历来被国际资本市场视为低成本拆借的头号货币。因此,到了下半年,一方面因为日本进入重建时期,国际采购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在市场稳定之后这股被注入的流动性如果不及时收回,必将促使全球流动性再次泛滥,新兴市场的通胀压力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压力必然再次加大。这种预期的逐渐形成将对现阶段A股行情能起支持作用,从而使A股在中期趋势上呈现更加复杂的震荡整理局面。

      从2009年7月份以来,A股已经五次冲击3000点,本次冲击再次夭折后,3000点已成为A股行情新的牛熊分水岭。短期行情上受这个分水岭压制,下有权重股“垫底”,左受货币政策与通胀局势影响,右受外围市场的牵连还难以有效突围。在目前政策、通胀、经济、外围因素均处高度复杂时期,国内政策与经济基本面形势对行情的主导性因素相对更强一些,因此,现阶段行情仍会是复杂性震荡中相对偏弱的局面,个股行情也继续凌乱无序。不过,从略为长远的趋势来看,随着现阶段一系列紧缩措施实施到位,目前“通胀强度增、经济增速降”的局面在下半年有望演变为“通胀成顶、经济筑底”的新局势,再加上下半年日本重建加大国际采购(有利于中国经济),以及注资后廉价日元向全球资本市场发酵的作用,届时A股有望能真正打破盘局,迎来新牛市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