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转变发展方式有利股市做强做优
  • 防通胀“三率”齐动如何演绎
  • 哈皮清皮与北皮
  •  
    2011年3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转变发展方式有利股市做强做优
    防通胀“三率”齐动如何演绎
    哈皮清皮与北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哈皮清皮与北皮
    2011-03-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俗话说,数字会说话。会说什么话,要看你怎么对待它。

      比如,最近看到一组统计局公布的教育数据。2005年以来,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去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3105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35%。

      应该说,从规模上看,我国的教育事业是很蓬勃的。

      但是最近在日本地震中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了全球老百姓的疑虑。中国是日本的近邻,自然也不例外。为此,新华网特别做了一个专题,讲公民的科学素养问题。其中有一个数据看了让人很吃惊。据介绍,中国科协有一项调查显示,去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这个数字太低了。

      一方面是受教育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科学素养又如此之低。怎么来看这两组数据呢?或者要问,学校教育在教什么?科学知识不正是各类各级学校的基本教学内容吗?为什么会有如此比例的调查结果呢?

      如果再看调查的细节,居然有87%的人是从电视上获得科学知识的,另有10%的人从科学期刊上获得相关知识。其中,按知识门类细分,有82%是关于医学和健康的知识,16%是关于人文学科的知识。从这些数据里,几乎看不到学校教育的影子,非常遗憾。当然,由此也怀疑这份调查的设计与取样是否妥当。

      这里,先把这个话题打住,容日后再另行探讨。

      只讲一件看似轻松的事,就是名校的事。前不久,有一位房产商跑到哈佛大学去游学了。此事经媒体报道,成为炒家的一个卖点。因为其人年近花甲,早年从体制中出来,在深圳打拼了一番,成了房地产行业的牛人,并时常有雷人的言语,为坊间平添了不少话题。

      他的去哈佛,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哈佛大学确实也有新闻。比如,英国《泰晤士报》最近发布了一份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榜名单,哈佛大学又被曝光,拔得了头筹,学校的金子招牌又被世人擦亮了一次,更具有吸引力了。

      而对于哈佛的迷信,甚至可以让有些人的行为走样。比如,近闻一女子,前不久争得访问学者的名额,立即向同侪宣布,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谈了好几年的男朋友给甩了。而另有一男子,在哈佛游学了一年,回来不久就向校长抱怨这里的待遇太低,让这位送他出去、希望他出成果的校长非常不解。

      按理,人之愿意去哈佛,本来是冲着它的名气与学问。但做学问并不容易,那是要坐冷板凳的,没有一颗平常的心与务实的精神,要想在学术上搞出点名堂很困难。而哈佛的名气却很诱人。当然,名气这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只要你别出心裁,闹腾一下,也会弄出点声音来。

      所以,时下有一些闻人,已经不满于在国内的名校镀金了,总想去哈佛或别的什么地方转一下,沾点仙气。最好能拿张哈佛的纸,披张哈佛的皮。而哈佛是一家私立学校,有它自己的考虑。既然这张皮管用,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你符合条件,就行。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

      不过,现在虽然流行起哈佛的皮,但毕竟费用不小。而国内名校则仍然是很多人的向往。这就有了所谓的清皮和北皮。清皮自然就是清华的皮,北皮当然就是北大的皮了。近年来,清华北大等,还有国内的其他一些名校,都先后开设了工商管理课程,一时间蔚为大观。

      而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需要财经人才,所以各类学校兴办财经及工商管理院校或者相关课程,本无可厚非。但财经这东西,与名利相距太近。而财经人物的养成,却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除了工商管理知识,还要裕德、培养诚信,所谓厚德载物,这才是关键。

      而我们的一些游学者,如果只想谋一张皮,那就没意思了。当然,有没有意思,也是见仁见智。你觉得没意思,人家觉得有意思,那又怎样呢?况且如果名校的皮真能管用,那可不是有没有意思的事,而是硬道理。为此,曾闻有些“老板班”学员都是坐着飞机去上学的,代价可谓不小。

      不过,对老板而言,代价如何,并不是问题。但从社会角度看,这哈皮、清皮或北皮作为名校,对社会是有导向作用的。哈皮是国外的,不了解。这清皮与北皮,可是国内名校,如何从学术上厚植根基、引领风气,非常重要。

      特别是中国现在教育经费与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配置并不均等。如何从现代公民社会的需要出发,把育人的根本从最底层做起,恐怕是需要社会各方多花心思的。至于有人愿意向学,到名校来游学一下也无妨。只是中国的名校,最好把名器用在国力的培植上,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