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F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F上证研究院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信息披露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B225:信息披露
  • B226:信息披露
  • B227:信息披露
  • B228:信息披露
  • B229:信息披露
  • B230:信息披露
  • B231:信息披露
  • B232:信息披露
  • B233:信息披露
  • B234:信息披露
  • B235:信息披露
  • B236:信息披露
  • B237:信息披露
  • B238:信息披露
  • B239:信息披露
  • B240:信息披露
  • B241:信息披露
  • B242:信息披露
  • B243:信息披露
  • B244:信息披露
  • B245:信息披露
  • B246:信息披露
  • B247:信息披露
  • B248:信息披露
  • B249:信息披露
  • B250:信息披露
  • B251:信息披露
  • B252:信息披露
  • B253:信息披露
  • B254:信息披露
  • B255:信息披露
  • B256:信息披露
  • B257:信息披露
  • B258:信息披露
  • B259:信息披露
  • B260:信息披露
  • B261:信息披露
  • B262:信息披露
  • B263:信息披露
  • B264:信息披露
  • B265:信息披露
  • B266:信息披露
  • B267:信息披露
  • B268:信息披露
  • B269:信息披露
  • B270:信息披露
  • B271:信息披露
  • B272:信息披露
  • 外界压力只增不减——“十二五”战通胀系列之三
  • 创造力来自混沌的边缘
  • 清醒估计竞争实力 高度警惕经济短板
  • 供应链被“震”断 全球汽车减产
  • 各地房价调控目标
    折射的现实矛盾
  • 全球热钱冲击新兴市场驱动力未变
  •  
    2011年3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外界压力只增不减——“十二五”战通胀系列之三
    创造力来自混沌的边缘
    清醒估计竞争实力 高度警惕经济短板
    供应链被“震”断 全球汽车减产
    各地房价调控目标
    折射的现实矛盾
    全球热钱冲击新兴市场驱动力未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热钱冲击新兴市场驱动力未变
    2011-03-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 涛
      刘 涛

      若以1996年至2010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来预测,今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规模将高达3600亿美元左右,大大超出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热钱流入规模。而据最新统计,3月第二周,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已由负转正。但抑制热钱流入,仅靠新兴市场国家的单方面控制远远不够。作为热钱泛滥的始作俑者,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理应积极配合。

      今年以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以及欧美经济短期内复苏超预期、欧债危机暂告一段落等因素影响,在全球股票市场上,被认为是“沉没市场”的欧美发达国家股市稳步上扬,而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却陷入持续调整之中。这一现象引发了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新兴市场肆意泛滥的国际热钱是否“回流”发达市场的激烈讨论。而三个星期前日本大地震、大海啸的突然爆发,以及短期内日元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急速收缩似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判断。

      但笔者认为,从今年全年的国际宏观经济面来看,激励热钱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中期驱动力并未改变。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是热钱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动的深刻背景。在今年过去的三个月内,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前景仍不甚明朗,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振,工业产出持续低迷,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与之相反,新兴市场国家则由于受危机影响较轻,比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复苏,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需求反弹,资产投资回报率预期不断上涨。不错,通胀或许是新兴市场国家今年面临的一道坎,但至少在中国,通胀的上升势头已经开始放缓,很可能在年中触及峰值后回落。

      其次,各国货币政策调整不同步是热钱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直接驱动力。一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目前仍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去年11月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的同时,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却在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而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利差的拉大,加上2010年美元的整体弱势,为美元套利交易(Carry Trade)的盛行铺平了道路。境外热钱大举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并非仅为了赚取利差,而是冲着房地产、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资产而来的。

      其三,汇率升值预期本身也是吸引热钱流入的重要动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在内外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存在较强升值预期,特别是在尚未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官方名义汇率调节迟缓,其升值幅度落后于各种基于市场预期的“影子汇率”。因此,套利资本会提前流入布局,兑换成流入国货币;而当流入国货币达到阶段性升值目标后,资本会重新兑换成美元流出,赚取丰厚的汇价差额。显然,目前升值预期强烈的人民币正是国际投资者的主要目标之一。

      其四,流入资本与风险调整回报率之间还构成了一种“自我强化循环”。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基于2003年1月到2010年6月的研究发现,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资本会创造“高回报率”和“回报率低波动”;同时,这种高回报率和回报率低波动的组合又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相反,当流动资本突然出现方向逆转时(热钱不再流入,转为流出),也会引发一个反向的“自我强化循环”,即一旦资本外流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低回报率相互作用,便会引发这些国家掀起资产和货币抛售狂潮,从而陷入危机。

      特别要提醒的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不但屡屡容易遭受短期资本流入的冲击,并且这种外部冲击带来的后果往往也较为严重。

      据笔者的统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4年至2007年期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形成了一波高潮;但2008年新兴市场国家却出现了短暂的热钱净流出现象,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美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为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不足及“去杠杆化”的需要,美国企业从新兴市场大举回抽资金所导致的结果——类似现象,在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中也曾发生过。

      随着危机阴霾的逐渐消散,去年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总额重又达到3780亿美元的高峰。从流向地区进一步分析,去年热钱流入主要发生在新兴市场国家最为集中的亚洲、中东欧、拉美、非洲及中东四个地区。而亚洲占了其中的最大部分——超过60%的热钱流入了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拉美(20%)、非洲及中东(17%)、东欧(3%)等地。

      若以1996年至2010年热钱规模的历史数据作为预测基础,则借助统计方法就可形成一个纯技术预测。结果是,今年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规模仍将高达3600亿美元左右。这一个数值虽比2010年的3780亿美元略有回落,但依然大大超出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热钱流入规模,这足以表明今年新兴市场国家仍将继续承受较大的热钱流入压力。不过,根据历史经验,热钱流入在趋势上有可能是上半年偏低、下半年偏高。

      此外,追踪全球资本流向的调查机构ERRP近期发布的报告,同样驳斥了“2011年热钱将大规模流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论调:3月第二周,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已由负转正,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6周净流出的局面。许多国际投资机构都判断,经过一段时间的抛售,亚洲新兴市场股市目前已跌至偏低水平;而中国、巴西等国通胀情况逐步改善也是吸引资金再次流入新兴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今年对热钱的大规模流入绝不可掉以轻心。只是,抑制热钱流入,仅靠新兴市场国家的单方面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热钱泛滥的始作俑者,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也理应积极配合,从源头上收紧闸门。这不仅要求美、欧实行更谨慎、更为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也要求他们管好本国的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比照打击其国内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投机行为的力度,约束这些机构的海外投资行为。唯有如此,2011年世界经济才会在平稳中走向全面复苏。

      (作者系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