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紧张局面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衡道庆
昨天,国家发改委宣布从4月7日零时起上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业内认为,此次调价幅度虽大,却还不足以对冲国际油价近期的涨幅。
自上轮成品油调价(2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已累计上涨超过20%。其中,4月4日当天,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大涨1.16美元,收于每桶122.22美元,再创2008年9月以来的收盘新高。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国内成品油参考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已高达14.38%,远超定价机制所规定的4%调价“红线”。
在观察人士看来,正是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烧”突破了价格主管部门为控制通胀而推迟调价的“心理底线”,才最终促使后者在清明节后第一天就宣布了调价决定。
事实上,早在3月22日,“22个工作日+4%”的调价条件满足之时,调价窗口就已开启。此后,市场上的调价预期不断增强,炒作之风也愈演愈烈。以有着全国汽柴油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山东地炼为例,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将93号汽油批发价推涨了600多元。
“此次调价可说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选择在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调价,而且是在央行刚宣布加息之后,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在调价时点的选择上煞费苦心。”生意社分析师赵京敏表示,一方面,清明节出行高峰已过,此时调价可以减少油价上调对百姓出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先加息也可令成品油价上调对通胀的影响得到一定缓冲。
在他看来,加息之后紧跟着调价彰显了政府控制通胀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调价也有利于稳定市场心态,及时释放资源并缓解汽柴油紧张局面。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倩则认为,央行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通过收紧社会流通货币,从而提前消化由此次调价所带来的通胀压力,抑制由油价上调所带来的各行业成本的连锁上升。
“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相对透明,在近期国际油价单方向上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成品油供应商利用时间和政策套利,由此造成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人为紧张,调幅也会被提前炒作的市场所消化。央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成品油市场炒作资金,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国内成品油供需结构,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机制。”李倩说。
“从长期来看,调价尘埃落定后市场投机情绪将减弱,需求也会受到一定抑制,这也有助于国际油价的回落。”吕斌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次调价仍不足以对冲国际油价近期的涨幅,这使得炼厂利润仍只能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易贸资讯副总裁、首席分析师钟健告诉本报记者,以往国内每次调价时都是从平衡国内炼油盈利状况与国民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调价幅度。但由于最近几次调价幅度的压缩,炼油盈利已被压减至相当少的境地,因此,在未来国际油价继续高涨的前提下,如仍以炼油盈利作为调节油品经营者积极性的参考指标,则缓调、少调国内油价的余地将非常有限。
“据估计,此次调价后国内炼油企业毛利基本为零,但以销售企业计算销售毛利却有900余元。对产销一体化的大型石油集团来说,产销企业之间的盈利分配完全可采用内部提高出厂价的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炼油亏损,而不必再以炼油盈利状况作为定价参考。”钟健说。
在他看来,上轮调价时国家发改委关于“国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作用,平衡内部各板块利益关系”的表态也暗示了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