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海外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调查·产业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黄金原油齐创新高 通胀阴影笼罩世界经济
  • 商品后市或“外强内弱” 国内通胀压力仍可控
  • 成品油调价有助缓解
    汽柴油紧张局面
  •  
    2011年4月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黄金原油齐创新高 通胀阴影笼罩世界经济
    商品后市或“外强内弱” 国内通胀压力仍可控
    成品油调价有助缓解
    汽柴油紧张局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商品后市或“外强内弱” 国内通胀压力仍可控
    2011-04-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黄颖 ○编辑 衡道庆

      

      清明节期间,外盘商品出现井喷行情,原油、黄金、白银持续攀高,相继刷新纪录。在外盘强劲的带动下,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商品市场也出现整体上扬。专家表示,商品后市将处于外强内弱、高位震荡的格局。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国内物价将保持平稳,通胀压力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黄金原油走强带动商品上扬

      国内清明休市期间,外盘期市走牛,原油、黄金、白银等商品相继创出新高。4月4日,纽约原油以108.78美元/桶的价格创下30个月新高。经记者统计,自2010年9月以来,原油步入上涨通道,迄今累计涨幅约51.8%。

      不独原油,国际贵金属的表现也极为亮丽。从4月4日开始,纽约白银节节攀高,连续三日刷新纪录。4月5日,纽约黄金以1458.6美元/盎司的价格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最近两日外盘的强势主要是受利比亚紧张局势继续,以及欧债危机抬头的刺激。另外,欧洲央行可能在近期启动加息,这对美元走势造成压力,进一步促进贵金属的涨势。”时富金融商品研究经理邵涛表示。

      南华期货何炜分析称,北非和中东的动荡局势继续推高油价,从而提升市场的通胀预期,黄金和白银的保值需求上升,因而价格持续攀升。另外,上周葡萄牙等国公布的数据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市场对欧债危机卷土重来的担忧加重。葡萄牙2010年赤字占GDP的比例高达8.6%,远远高于既定目标。与此同时,各大评级机构也纷纷出手下调葡萄牙等国的评级。市场恐慌情绪再度上升,黄金和白银的避险需求也相应增加。

      此外,疲软的美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商品价格。“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于本周四的议息会议上决定加息25个基点,这将利好欧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欧洲,美元则继续承压。”东亚期货分析师贾铮表示。

      在外盘强势的带动下,国内商品在节后开市首日整体上扬。周三,金属全线上扬,沪铅、螺纹钢的涨幅较为明显;上海天胶领涨能源化工品种;农产品期货亦多数收涨。

      业内人士认为,节后国内大宗商品整体走强,走势受外盘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贵金属,其价格完全与国际接轨。另外,加息靴子落地也令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

      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锋表示,对于通胀的担忧使得央行加快了流动性收紧步伐,4月5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但正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多”,在央行加息靴子落地后,商品市场经过短暂的下挫后重归强势。

      国内通胀压力仍可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受到通胀预期的支撑,整体牛市基础并未改变;随着全球商品价格的高企,通胀压力亦需寻求释放方式。但在国家有力的宏观调控下,国内物价将保持平稳,通胀压力仍在可控范围内。

      “3月CPI数据即将公布,市场普遍预计CPI将维持高位。由于当前中国的CPI已经远高于2%的国际公认警戒线,控制通胀的压力的确较大。”方俊锋表示。

      邵涛告诉记者,商品价格后市或将维持稳中有涨的走势。大宗商品价格如果持续高企自然会加剧通胀压力,但相信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下,CPI的走势将保持基本平稳。

      贾铮认为,商品后市将处于外强内弱、高位震荡的格局。由于中国央行再度加息,显示其紧缩态度不变,市场资金依然偏紧。资金面的紧张令企业难以大量备货,需求难以大幅回升。整体来看,国内商品将稳步上行,难以出现暴涨行情。

      专家预测,为了应对通胀,中国央行或将在本月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记者表示,“剔除本次加息后,未来还有2-3次加息;以四大国有银行计算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至23%左右。其中,4月份仍将出现一次准备金率的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