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 版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公司
  • 7:市场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推升输入型通胀
  • 遏制货币超发须扭转外贸失衡
  • 一只“苹果”引发的思考
  •  
    2011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推升输入型通胀
    遏制货币超发须扭转外贸失衡
    一只“苹果”引发的思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只“苹果”引发的思考
    2011-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英杰

      ⊙杨英杰

      

      据报道,一只标价499美元的“苹果”ipad,经过富士康组装而留在大陆的价值只有4美元。如果由此联想到大批组装线上的工人在逼仄的环境下工作的情形,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看过电影《摩登时代》的人,对于卓别林的表演想必印象深刻。那些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劳动的人,他们在肉体与精神上所遭受的创伤,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如今,在发达国家,简单机械的流水线作业基本上都已经被机器所取代。而在当下中国,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还不能做这种替代。为什么?因为中国低技术工人或者没有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太多了。

      结果是,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应时期所能采用的技术。在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企业主还没有倾向于用昂贵的机械来取代有技术的工人,因为在当时没有经过技术训练的劳动力供应充足,工资成本可以压得很低。

      这在经济学上,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集中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

      根据这种理论,来解释中国的情况,可以发现,在中国,占出口总额比重较大的三类产品依次是:机电产品、轻纺类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三类产品都是凝集了劳动力最多的加工贸易,并且这种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基本上是凝滞不动的。

      由此来看,中国似乎陷入了一种叫“比较优势的陷阱”,即丰富的劳动力,特别是丰富的低技术劳动力,决定了只能以低劳动成本来跟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赚取一些加工费。这就是珠三角等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为什么持续十几年工资没有大变化的原因。

      那么,现在的情况怎样呢?在中国,由于目前仍存在着庞大的后备劳动力,因此,要出现真正的“民工荒”是不可能的。之所以现在在某些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出现了局部的“民工荒”,那原因也不是劳动力的短缺,而是工资没有吸引力。

      之所以工资没有吸引力,一个原因是这些地区的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造成了农民工的生活成本高涨,最终导致农民工只能就近择业或在家务农。

      换句话说,农民工的工资取决于粮食的价格。短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产量主要是由耕地数量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力决定的。因为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出现剩余前,劳动要素的边际报酬早已达到临界值。

      也就是说,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中国的粮食总产值基本上是既定的,但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的单位产值又很低,并且扣除生产费用,农业劳动力的单位报酬就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加工贸易企业的工资稍有增加,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来,那么农民工劳动力的供给还是很充足的。

      而现实的状况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高企,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工资成本的增加又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再加上不断上扬的人民币汇率,企业又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工资,最终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了重重困难。而这种困局正是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所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指的就是这些问题。

      现在,面对这种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该怎么办呢?正所谓,问题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寻找解决方案。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仍然存在,因此推动中国未来发展的比较优势仍在于劳动力,只是这种劳动力的素质需要提高。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在更高水准的竞争平台上,进一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真正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幅度积累人力资本。

      对此,有外国学者也提出了建议。比如,斯蒂格利茨最近在中国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对基础设施、教育以及科技的投资,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也能促进增长并增加财政收入。

      现在,我们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怎么转?怎么调?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唯有依靠教育和科技的提升,才能突破今天中国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