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股指期货一周年 他们的命运交响曲
  • 机构们的这一年 章飚:“股指期货是我的生命”
  • 专家们的这一年 方世圣:一个台湾“师傅”的期指之梦
  • 投资者的这一年 杭国强:股指期货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  
    2011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股指期货一周年 他们的命运交响曲
    机构们的这一年 章飚:“股指期货是我的生命”
    专家们的这一年 方世圣:一个台湾“师傅”的期指之梦
    投资者的这一年 杭国强:股指期货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们的这一年 章飚:“股指期货是我的生命”
    2011-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陆家嘴,上海银行大厦,这里是国泰君安证券的所在地。从明亮的落地窗望出去,外面是全球金融机构的精英汇聚。一年前,它们的激烈博弈中多了一项工作——股指期货。

      中国资本市场的管理层直言不讳地告诉世界:股指期货就是为机构准备的。毋庸置疑,这是为机构投资者准备的工具,也是为机构投资者准备的战斗。

      对于坐在记者面前的章飚,为这一天他等待了很久。 “别人做股指期货可能是玩钱,而对于我来说,股指期货这些衍生品是我的生命。” 这是一个将量化、将衍生品当成毕生事业的人,对期指的感情和期望远非他人所及。他为此准备长达10年,博士论文内容就是股指期货,而为之编写的程序、组建的团队都早在2006年就准备就绪。当期指最终登台亮相的时候,他对记者表示:“这可以说是救了我。”

      

      “书到用时方恨少”

      期指元年,不得不提国泰君安,它们从一开始就是期指机构投资者的主力军。提到国泰君安,就不能不提章飚。作为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的章飚,他对股指期货情有独钟,“别人玩钱我玩命。”这一年对于章飚来说也是突破性的,他领导的公司推出了中国本土第一只A股私募对冲基金产品——君享量化,让中国股市没有对冲基金的阶段成为历史。

      章飚曾对记者说过,衍生品和量化是自己最大的兴趣。“我觉得数学很美,又很喜欢计算机,那么就选择数学和计算机的结合。我读书时想做的事情跟现在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股指期货的推出,让章飚多年的追求得到了真正施展的舞台。

      不止是章飚,这一年股指期货深刻改变了机构博弈。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一去不复返。机构投资者开始改变“高抛低吸”,通过频繁买卖股票来盈利的模式,积极运用期货产品,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在股市持续下跌时,他们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证券公司们运用对冲手段,开始设计基于套利、保本、流动性管理和Alpha等策略的理财产品。至2011年1月底,80多个金融机构进入了这一战场。

      股指期货,让这个市场变得精彩纷呈,也让更多人如愿以偿。

      一年前,当听到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消息,等待多年的章飚甚至都不敢相信,“我都以为要将股指期货留给孩子们做了。”转眼一年过去了,章飚感慨很多。

      “慢慢的,世界就会改变。”章飚说,对于未来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前景他很看好。任何的改变都是渐进式的,股指期货的推出虽然是一场革命,但是改变也是缓慢发生的。一些机构会成功,一些机构会失败,逐渐会有越来越多机构入场去学习。“新的投资者、投资风格、投资方式,都会慢慢形成。”

      “最大的感受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是靠专业吃饭的。”他说,“原来自己觉得是专家,知道很多,真的做起来还是小心翼翼。”章飚坦言,无论是投机、套利,都做得极为小心,在股指期货上备战充分的他一年来过的是战战兢兢。“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小心,但是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机会也大。”

      

      “量化投资未来肯定有活干”

      这一年来,除了自己不断继续“充电”并在实践中学习,章飚的团队也逐步壮大,“君享量化”的推出更让他的事业前进了一大步。这一年来,无论是券商基金私募还是期货公司,围绕着股指期货的运用,量化投资都大行其道,大量人才涌入了这个领域,章飚这样的“先行者”有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量化投资可能不会成为主流,但肯定有活干,”章飚这样看待量化投资的前景。

      章飚表示,由于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发展,期货市场已经迎来“产品时代”。 股指期货推出以前,我国面向大众的理财产品中,收益超过通货膨胀率低于高风险的股票投资基金的5%至15%的产品基本空白,然而有了股指期货,就能组合出这个收益段的产品,丰富了理财产品。很多券商、基金已经形成了很清晰的股指期货投资战略,而各类对冲产品、绝对收益产品将不断地推向市场。今后广大的投资者能看到更加丰富、有效的投资工具出现在市场上。

      “我们冲得很猛,但收益也很难赚,”章飚说,这一年中各种情况都经历过了,但收益没有预想的高,套利收益少于预期。“关键是市场太理性了,留给我们的套利空间太少。”不过由于提前预见了这样的情况,章飚更注重在现货上做文章,通过选股构建强势组合,再用股指期货对冲掉大盘波动的风险,从而让股票组合跑赢大盘的能力转化为真正收益。“其实对于机构来说,股指期货本身是拿来避险的,而不是用股指期货来赚钱。”

      他所谓的市场太“理性”,是指股指期货定价准确、基差小。另外,期指成交活跃,流动性充足;同时参与交割的人少,结算价与收盘价很接近。这些特点都让刚满一岁的股指期货显得很成熟。

      章飚说,股指期货只是年满一岁的孩子,市场各方都还要给它更多的呵护。未来希望股指期货在市场效率上有更大的提高,在套保和投机上达到更好的平衡。随着市场的成熟,未来有关方面会逐渐降低管制的力度,加大监管的力度。

      在我们接触的机构中,热衷于股指期货,愿意倾尽热情在股指期货上的人士越来越多,他们代表了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上大力发展的决心。在五花八门的衍生品作为当今国际金融战争最高级形式的今天,中国机构能否“玩转”股指期货,仅仅是第一道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