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中国的利率变动趋势
  • 注意:助推全球通胀因素正在弱化
  • 分红的悖论
  • 艺术品交易成了逃税重灾区
  • 保障房或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大机遇
  • 内心恐惧才是真正的危机
  •  
    2011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中国的利率变动趋势
    注意:助推全球通胀因素正在弱化
    分红的悖论
    艺术品交易成了逃税重灾区
    保障房或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大机遇
    内心恐惧才是真正的危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的利率变动趋势
    2011-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 东

      袁 东

      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没有谁不希望利率是趋于下降的。因为,这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净产出。我这里指的是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因为在现代纸币本位制度下,通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仅考虑通胀后的名义利率,不利于从根本上理解利率的真实变动趋势。

      利率无非是由时间偏好率、违约风险溢价,以及反映预期总收益增长状况的增长率,也就是“增长溢价”,共同构成。

      时间偏好率,指人们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意愿程度。如果人们偏好于减少当前消费以增加未来消费,则意味着储蓄增加,利率下降。相反,利率就会上升。

      当然,偏好选择在很多情况下是外在因素使然。或者,是基于客观上的不确定性而被迫作出的主观选择。有经济学家据此认为,消费行为上的这种时间偏好现象是一种非理性行为的结果,甚至认为是人类心理对理性的系统背离。要我说,时间偏好恰是一种理性选择,是经过对当前和未来较充分的权衡后,对消费时间分布的慎重安排,体现了对未来是乐观还是忧患的意识和预期。这正是人类理性的典型体现。如果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和生活保障估计乐观,当前消费支出就会更多些,储蓄意愿就会降低,利率就会因此上升。

      一个经济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越健全,人们对医疗、教育、养老就越放心,未来不确定性预期就越小,即期消费偏好就越大,当前储蓄意愿也就越小,利率也就比那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经济体要来得高。所以,利率高低同社会保障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

      尽管这几年,社保体系建设大有进步,但整体上看,仍然任重而道远。为防因病而贫,大多数家庭不得不为担心医疗支出而随时准备,教育支出、养老,也都是每个家庭越来越重大的花费,所有这些,都使得公众消费行为的时间偏好,更多倾向于保障未来的必要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过往几十年来中国储蓄率较高的现象。高储蓄率,正是过往中国利率低企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促成投资驱动型高速增长的基础力量。可以相信,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中国的利率水平不会高到哪里去。

      违约风险也就是信用风险越大,要求的补偿溢价会越大,利率水平也就越高。相比发达国家,当前中国信用风险的整体水平,应当说是较高的,本应有较高的风险溢价。但这一违约风险溢价实际上并不高,对整体利率水平的贡献不大。原因是,处于资金供给主导地位的银行信贷,绝大部分贷款投向国有企业。而同样是国有性质的银行,并不在意这一风险,甚至在其利率定价中将这一风险溢价几乎完全忽略掉。所以,现行中国利率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充分反映违约风险溢价这一因素。据此可以推断,如果银行贷款结构中的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下降,违约风险溢价在利率定价中权重将会增加。但现在尚未看到这种趋势。

      至于利率中的“增长溢价”,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上的:如果所有的收入都在增长,或者收入增长的确定性预期日益明朗,人们越会偏好当前消费,增加储蓄的意愿也就越低,储蓄的维持与增加将依赖利率的提高。这实则是一种收入效应,会促成利率上升。

      但是,促成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要在收入差距不大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环境中,少数人收入增长率高于大多数人,收入增长率幅度不断扩大,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就不会降低。这不仅因为极少数富人的储蓄倾向本来就高,还因为,从“相对收入假说”理论看,占社会大多数的处于较低收入增长水平的个人和家庭,会因为在社会整体收入中所占份额的相对下降,而倾向于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却没有带来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由此,不难推断,如果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健全,人们对未来的担心若能减少,家庭部门的储蓄率会趋于下降,压抑利率的供给力量会缩小。如果对国有经济展开新一轮改革,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约束能趋于增强,信用风险溢价将会在利率定价中得到重视和提高。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能得到有效抑制,与此同时,国民收入继续增长,收入效应就会发生作用,会促使利率上升。在所有这三个方面假设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利率会趋于上升。

      当然,要使上述如果成为现实,困难不小。何况,随着中国人口高峰期消失,人口红利日渐下降,相对于劳动力供求,资本将变得相对宽裕。同时,利率高低还取决于资本需求的变化。这些情况,都对利率有下压效应。因而,中国利率的变动趋势仍将是复杂的。

      但是,如果能充分正确认识到上述实际利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随着相关约束条件的变化,对于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与实施,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