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谋求独特竞争优势
⊙记者 杨伟中 ○编辑 全泽源
诸多迹象表明,整合后的上海医药正逐步发挥其内外扩张、继续做大做强的能量。
进入2011年以来,上海医药先后下出了几招“先手”:1月上旬在北京高调宣布,收购控股中信医药以及北京爱心伟业药业,并藉此成立上海医药北方总部;2月下旬宣称与在港上市的复旦张江实施战略合作,走出合作化开发路子;3月下旬,通过资子公司牵手德国老牌药企,使得勃林格殷格翰供应链项目正式落户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4月中旬又与69家跨国药企牵手在高端药品高值耗材与疫苗进行市场化合作。从源头的研发市场化合作开发,到后期的物流与服务相配套的市场化战略营销。4月12日又公告,中国证监会核准上海医药发行H股,募集资金可能在80-117 亿之间,预计公司会将60-70%的募集资金用于整合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后的上海医药,究竟拥有什么样内在潜力而发力奔跑不已?
战略明晰
迅速抢占医药商业蛋糕
近年来,医药流通领域是国家扶持重点。《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送审稿)中明确指出,“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而上海医药此次发行H股,募资主要投向就是国内外并购。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称,上药的并购是从分销领域开始,目的是打造更加统一、高效的医药分销平台。未来则希望工商并举,形成全产业链的大型药企。“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全面整合的黄金十年,对于上海医药而言,关键是黄金十年的前三年。”
事实上,上海医药一方面借助近年来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内部调整与整合,初步夯实了其医药工业的发展根基,另一方面,它又马不停蹄地频频出击,在医药商业领域大肆抢占地盘。在运行节奏上更偏重于后者的对外扩张,通过不断地攻城略地,拿下一个个地处要津的药品市场。因为,在吕明方看来,我国医药市场领域最后一定是几个大集团占据市场主体份额的格局。
当然,上海医药在市场选择上有所取舍。当然,上海医药在市场选择上有所取舍。在打破长期以来偏偶一方的历史惯性后,它在稳定加固华东地区的同时,还把目光伸向以北京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和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地区。于是,人们看到,近一年半载以来,上海医药除了在家门口伸手控股了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之外,还先后购并了广州的中山医药、北京的中信医药和爱心伟业。粗略统计显示,重组之后的上海医药迄今共计实施了9项大小并购,其胃口已经迅速地布及药品消费量最大的华南、华东和华北境内三大经济圈。
其结果,仅以竞争剧烈的北京市场为例,上海医药就有望紧随国药和华润之后而进入该地区药品销量前三甲。如今,上海医药已经设立了北方营销总部,将以中信医药为主平台拓展市场,提升公司在华北地区主流医院纯销市场的网络布局与市场份额。
团队高效
销售额提前达标
辉瑞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日前在上海医药同69家跨国药企携手市场化合作启动仪式上指出,辉瑞与上药上年度的药品销售量总值即达30亿元,今后还将继续开展深度合作,就是看好上海医药这样的商业伙伴。
上海医药被外界究竟看好什么?有分析师指出,除了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之外,实质上就是这家公司拥有其他国企所少有的内在要素:一支独特的管理团队和一个优秀的掌门人。
上海医药拥有一支颇为独特的管理团队,尽管是上实集团收购了原上海医药,但如今的上海医药并未出现任人唯亲的格局。由于实行了市场化的竞聘上岗,原先上实医药的一些要员,有的进入了子公司,有的则完全淡出局外,而实际上岗的总经理和几位业务副总都是经数论竞聘而胜出的原上药骨干。与此同时,经营班子中还有外来的“和尚”,如分管科研的副总姜远英,原为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而分管资本运作的副总葛剑秋则属于海归派。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自2010 年9 月8 日公告拟H 股发行后,公司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向证监会申报到增发获批的过程,体现了管理层运作的高效率,预计公司将在上半年完成H股发行。
在高效率团队里面,董事长吕明方尤值得一提。据多位医药行业人士称,吕明方可谓是融事业心、责任感与创业激情于一体的体制内企业家,“他的出现可能会使上海国企一直难于冒出合格的现代企业家之历史画上句号。”某医药界人士如此评论。
上海医药重组整合后,上海市政府给新上药制订了2012年销售额达到450亿元的目标,据吕明方表示,上药2011年将提前完成这一目标。未来五年,上药的目标是实现10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
深圳知名私募王亮对此表示,按照4月14日收盘价计算,上海医药目前总市值为414.3亿,如果提前实现450亿的销售计算,市销率仅为0.92倍,在整个A股市场里面也显得不贵。医药行业从来都是投资个股的行业,2010年板块齐涨本来就不应该,不能把优势企业分享行业增长的态势演变为全行业所有企业。2011年企业盈利增长也会如此,销售收入和利润会快速增长的仍然是板块的优质公司。
另外还值得重视的是,上海医药前不久获得了大股东的增持。而回溯过往案例,去年7月,中联重科在发行H股前夕,也获得其大股东增持,并在其他多重因素推动下,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