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华商基金:投研“金字塔”梯队矗立
  •  
    2011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16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 A16版:基金·人物
    华商基金:投研“金字塔”梯队矗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商基金:投研“金字塔”梯队矗立
    2011-0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孙建波
      田明圣
      刘宏

    第八届中国金基金奖获奖公司系列专访

      经过多年的积淀,华商基金这匹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行业的黑马一跃而起,成为近两年来旗下基金整体业绩领先的典范。如今,实现资产管理规模跨越式发展的华商基金正在努力完成黑马变白马的转变。作为稳固基石的投研团队建设,华商基金认为,一支由领军人物、中坚力量和后起之秀构建的投研“金字塔”梯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正在继续高效有序地运转当中。通过与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华商基金成功背后的强大支撑。⊙本报记者 涂艳

      【领军人物】

      孙建波:投资灵魂坚守者

      “投资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投资逻辑和思路一定要有其内在生命,不能是伪价值。”在如此纷繁浮躁的市场中,价值投资和真实逻辑若隐若现,而作为华商基金投研团队领军人物的孙建波心中自有一杆秤。

      虽然在市场风格转化后,他管理的华商盛世出现了排名的下降,但如今的孙建波淡定如初。远见者远行,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和政策的高度敏锐都是支撑他对市场前瞻性判断的基石。

      “长于前瞻、精于布局、勇于决断。”这是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从2009年底加入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的管理以来,他及时辨明新兴产业的大方向,并对宏观经济阶段性特征、通胀和宏观政策等逐渐形成趋势判断。期间,对于大消费、农业、商业、汽车、水泥、资源类各板块股票精准捕捉,最终积小胜成大胜。

      除了前瞻性判断与布局的精细之外,孙建波对白马股的挖掘能力非同一般。查看他的梯度投资组合,持仓以核心品种为主,高潜力品种埋伏其后。“这家公司质地很差,管理能力非常一般。”每每讨论市场与上市公司,孙建波首先流露出的是对公司本身的评价,而非那些过于短期的所谓“下一轮”投资机会。业内评价,他并不偏执地热爱哪个行业,不轻易尝试独孤求败的寂寞。

      基金周刊:您对今年的市场有什么基本判断?

      孙建波:2009年是政府主导投资为主,去年属于一个换挡期,经济上的推动力不是特别强,但今年开始经济开始出现内生性增长趋势,是平衡的一年,经济形势可以预期要比往年更乐观一些。

      但是,保增长和防通胀这对微妙关系的处理非常难,经济增长越强,调通胀的资本越雄厚,投资时不要过于偏向任何一方。同时,对于年内的通胀我觉得需要谨慎看待,政策的紧缩可能并非随着数据降低后马上放松,很有可能是持续保持较紧的状态。

      基金周刊:对于去年您重仓持有的新兴产业、农业和消费等成长股和今年以来表现优异的周期股,有什么判断?

      孙建波:今年的市场是一次辨别真伪的机会,去年包括医药、大消费和新兴产业中不乏靠讲故事而炒作起来的概念,今年肯定不会进入基金的视野。但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实际盈利预期的企业将有较大机会。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周期股行情,我认为市场的立足点从以前的“高弹性”转为了“低估值”,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大盘蓝筹的谨慎心态。当前周期股、低估值是蓝筹股行情的延续,我认为下半年市场风格仍然会向目前调整幅度较大的新兴行业、商业等行业转移。因为随着行情持续,低估值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在缩小,而新兴行业随着股价调整吸引力在上升。随着估值偏差的缩小,我们的配置策略是立足周期,继续重点挖掘新兴产业成长机会。

      【中坚力量】

      田明圣:研究的生命在于创造价值

      能够担当自己亲手参与设计的基金产品的管理人,或许这在业内并不常见。而作为较早进入华商基金的一员,拥有扎实数量经济学功底和丰富从业经历的田明圣,身兼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和公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是华商基金投研团队坚实的中坚力量代表。

      公司近两年来整体业绩突出,在以研究创造价值的方向指引下,公司研究团队的贡献自然不可小视。在田明圣看来,研究部是基础平台,目标是向投资部门传递安全和准确的信息,研究员配合基金经理搜集、处理信息,并最终传达。“需要研究员高度的沟通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不是仅仅是埋头苦干。”他对研究团队的要求显然并非外界对研究员传统的理解。

      身兼研究部门总经理与基金经理两职的田明圣,在深厚的研究功底之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视野,他更加倾向于盈利模式稳定且能清晰理解、公司发展与客观经济环境大方向一致的标的。研究的生命在于创造价值,作为公司的中坚力量,他对投资与研究的相容共生更有自己的感悟。

      基金周刊:作为领先的基金经理,同时主管研究部门,华商基金的投研文化是什么?华商基金在“投研一体化”方面有什么感悟?

      田明圣:华商的投研文化一直都在于投研真正的一体化,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在工作。投研部门之内平等高效的交流降低了摩擦,使得我们信息收集处理的效率较高,对外表现为协作效率高、对个股深度挖掘效率高等。

      基金周刊:怎么看待年内以来的这轮市场风格转化?对接下来的走势有什么判断?对于低估值的蓝筹股是否仍看好?

      田明圣:今年我们的年度策略就强调市场仍然是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性机会为主,趋势性行情出现的概率很低。在这种背景下,不同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差异和估值水平差异之间的动态平衡过程,催生了市场中不同行业之间的投资机会,体现为市场的风格轮动,行业估值水平则更多的是市场对这种预期的集中反映。

      对于周期股,我认为难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一方面受到估值优势削弱的影响,另外重要的是投资者结构的特征。以银行为例,参与者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在于这些标的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下跌的空间和上涨的空间不对称,但对应的这些参与者对于回报要求也相对较低,15%-20%的回报已经很理想,随着银行股亮丽的一季报披露,股价也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难以进一步上行。

      基金周刊:市场普遍认为通胀是最左右年内市场走势的要素,在对CPI预期较高情况下,为什么抗通胀板块诸如消费、医药等股票并没有太好表现?

      田明圣:除了板块轮动还没有发生之外,政府对通胀具体的治理措施也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形成了一定限制。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越来越平稳,未来几年出现较为温和的通胀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预期,到时商业、消费、医药等行业更受市场的关注。但是在这之前,市场对于二、三季度总需求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的担忧,以及流通领域、医药价格问题等的担忧也都压制了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随着这些问题的影响逐步削弱,板块机会逐步体现。

      【后起之秀】

      刘宏:

      投资没有“一招鲜”

      在华商的后备力量中,其实并不乏实力和眼力俱佳的投资人才。曾任华商阿尔法基金经理助理的刘宏,已经被华商基金任命为即将发行的新基金——华商价值精选的掌舵人。

      “复杂的市场需要你去贴近它,研究它,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捷径。”对于A股市场,刘宏的认知首先是敬畏。各行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视角局限于单一行业或单只股票,必然“拎不清”。在他看来,某些公司表面上属于传统行业,但是了解它的盈利模式和主要客户源之后,能挖掘到新兴产业的机会,而这或许正是所谓的价值。对于投资,刘宏并不过分贪心,“深入研究之后就长期持有。”

      基金周刊:即将发行基金名为“华商价值精选”,那么你眼中的“价值”是什么?

      刘宏:我眼中企业的价值在于那些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成长股。首先它们需要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紧密结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方向;同时,企业受客观经济环境影响的波动小,能够实现快速成长。这就是所谓的穿越经济周期的企业。

      基金周刊:今年的建仓思路是什么?将重点关注什么行业?

      刘宏:从目前的经济走势看,抗通胀仍然是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今年货币政策稳健的总体基调将保持不变,上半年仍将继续维持紧缩状态,会灵活应用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根据通胀压力的变化进行微调。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强、地缘政治动荡的情况下,我国保持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将会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预期,有利于股市未来的行情运行。

      在把握大的市场背景下,需要紧扣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挖掘受惠于制度红利空间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包括西部开发、关涉民生的板块诸如保障房、三农问题等,以及具有高速成长空间的新兴产业领域。

      基金周刊:华商投研团队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刘宏:我们的团队在逐步成长与壮大中。我本人经历了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的成长,对华商基金的投研文化深有感触。公司对基金经理有着充分的容忍度,鼓励充分沟通,基金经理的个性和优势在开放而交融式的投研气氛中得到完美发挥。同时,投资和研究部门也交融互生,高效平等地交流,鼓励研究直接创造价值。

      

      

      ■公司简介

      华商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公司坚持以“诚为本,智慧创造财富”为企业发展理念,坚守“持有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准则,治理严谨,管理规范,风控严格,以专业、勤勉、务实、高效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

      华商基金目前管理8只基金产品,覆盖股票、混合、债券等多种基金类型。截至2010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17亿元,在全部6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4位。当年公司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83.45亿元,增长额在业内排名第1。在上海证券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金基金”奖评选当中,华商基金被评为“金基金·股票投资回报公司奖”,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被评为“金基金· 主动型股票基金奖”(一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