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消费活力从哪里来
  • 王子大婚催生的商机
  • 设法让货币政策
    与财政政策发挥合力
  • 包容性发展有公平可持续两层意义
  • 外论一瞥
  • 假茅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
  •  
    2011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消费活力从哪里来
    王子大婚催生的商机
    设法让货币政策
    与财政政策发挥合力
    包容性发展有公平可持续两层意义
    外论一瞥
    假茅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1-0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独立报》4月15日文章

      赶上世界新金融秩序

      新老经济体权力转移的速度比高盛模型预测发生得更快。中国经济去年超过了日本,今年底,金砖四国作为整体将从规模上超过欧盟。明年,它看上去将要超过美国。至于中国将何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最乐观的说法是2020年左右,最新的说法是2040年左右,但是如果观察,如钢铁和水泥业,这一超越已经发生。手机销售量,中国和印度也已超过了美国。

      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邀请了南非,这看上去多少有点奇怪,论经济规模,墨西哥、土耳其或印尼更像金砖联盟候补者。但资源丰富的南非,对于因发展而有巨大资源需求的新兴国家来说具有特别意义。

      峰会讨论的主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威胁;食品价格上升引发的社会压力;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等。当新兴国家继续快速发展时,他们将急需并大量耗费能源。同时财富增加、人口增长会对粮价造成上涨压力。但对于美元的依赖则有可能改变,当然这不会突然发生。金砖国家既需要新的全球货币,又需要允许自己的货币承担更大的全球角色。

      从美国方面看,财政赤字与物价飞涨一同作用,对美元的信心有所动摇。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联席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公开警告说会有某种隐晦的违约情况发生。也有人认为,尽管如此,美国国库券仍是现金的安全天堂。最近掀起的新一轮希腊和葡萄牙债务出售风波,似乎赌定希腊违约是个“颇有把握的结果”。

      金融秩序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秩序,但金融秩序必然将改变。

      (作者系英国《独立报》经济问题资深专栏作家哈米什·麦克雷 贺艳燕 编译)

      

      《金融时报》4月14日评论

      IMF需要找回自己的声音

      过去几年IMF影响力不断扩大,表决制度改革更是反映了新兴经济体代表的呼声。但是,IMF春季财长会议还不应庆幸太早,因在许多重大议题上仍然很难取得一致。

      希腊和爱尔兰背着沉重债务,几乎无法偿还。对于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欧洲领导人也缺乏勇气。因此,他们的政策就是靠IMF,靠“只有借更多的钱才能确保债券人及时获得报酬”的说法支撑。但是,在清理债务的道路上,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首先,IMF的错误之处是不应怂恿这种懦夫行为。这意味着危机国家不必要地延长了紧缩时间;IMF资本注入也可能无法挽回,尽管它是债权人地位优先。不着边际还不止于此:欧洲领导人向债券人保证,在2013年以前他们将获得所有回报,之后便没有保障。这一荒谬的立场是,未来的威胁不能左右现在债权的价格,因为市场总是向前发展的。

      其次,考虑到全球的失衡,G20提及各成员国之间的互相评估程序,这是为了羞辱那些政策推动了不稳定的赤字或盈余的国家。但当主要成员国表示愿意成为尴尬者时,危机国家却表示他们不是故意的。最近,IMF常务董事施特劳斯·卡恩把互相评估程序评价为“痛苦”中取得的进展。

      然而,IMF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对于资本管制的U型转弯。当IMF与美国财政部“带一副手套”时,将跨境资本流入视为明显障碍。现在,IMF声称资本管制是合法工具包。这预示着新的开放姿态。但是,IMF对此开放的态度却为游说者和懦夫亮了绿灯。残酷的事实是,IMF想成为规范的制定者,但它必须首先公布一些惩罚的措施,不然这些细节很难实施,更无法找回属于自己的声音。

      (作者系金融时报特约编辑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葛传红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4月14日社论

      如何保持日本的竞争力

      日本产业界正面临零部件和原材料供给体制瘫痪、电力不足、产品因核电站事故而遭他国拒绝三大困难。能否保持世界对日本零部件和成品供应、产品质量的信任,取决于接下来日本企业和政府的表现。

      大地震已过去1个月了,但日本的企业生产还远远没有真正恢复。之前立功的实时存货方式(just in time)现在已成为汽车等行业停滞的罪臣。在新的供应体制重建起来之前,企业正在探讨紧急对策。比如,提供全球三成汽车发动机控制用半导体的瑞萨电子公司在地震中遭到了破坏。各家汽车厂商正准备将支援瑞萨电子的技术工人从150人增加到1000人。再如,地震之后,制造业正在设法将生产向电力和设备较为充裕的中部以西据点移动,通过扩大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的范围以避免生产停滞。日本如果长期供给不力,将把顾客拱手相让给亚洲其他国家。因此,即便增加成本,也必须取得顾客对生产继续的信赖。

      不仅企业需要智慧和执行力,政府也要发挥该有的作用。比方,有些行业的原材料供给不足,就不得不更换。而这必须向国家提出申请。政府应简化申请程序。又比如,为了恢复生产企业需要调整工人工作时间。政府应为劳资双方就增加加班时间签订协议减少手续。还有,因为核电站事故,很多日本产品遭到他国拒绝。政府须尽力向他国政府说明,开具安全证明。当然,政府还应在资金上帮助中小企业。(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