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巡礼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一国双频”困住日本电力
  • 虚实分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新路
  • 对高通胀压力应有足够认识
  • 构建楼市调控的民意评价机制
  • 美国楼市现在怎么了?
  • 中国动画产业创意奇缺
  •  
    2011年4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一国双频”困住日本电力
    虚实分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新路
    对高通胀压力应有足够认识
    构建楼市调控的民意评价机制
    美国楼市现在怎么了?
    中国动画产业创意奇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高通胀压力应有足够认识
    2011-0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波翀

      ⊙陈波翀

      

      每逢宏观经济数据披露的时间窗口,市场上总有或多或少的“传闻”。后来,“传闻”就成了市场预期的代名词,而其准确性往往八九不离十。

      就说今年首季的数据吧,就不乏被市场精准预期的,比如CPI。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这意味着即便4月6日央行上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25%,“负利率”依然高达175个基点。还有更为负面的数据,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1%,3月上涨7.3%,环比上涨0.6%。如果考虑到PPI对CPI的传导效应,那么3至6个月之后,CPI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不可否认,高通胀时代已经来临。抛开翘尾效应,物价水平并未稳定在年初4%的控制目标,而是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偏离。如果把本轮通胀归结于食品价格上涨,那么我们看到一季度食品上涨了11%。这还是在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之后,价格涨幅的“正常反映”。这也是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城市上涨4.9%,农村却上涨5.5%的原因,农村的价格涨幅,或更能体现真实的市场行为。

      高通胀最坏的后果就是滞胀。逻辑很简单,通胀会压缩大部分企业利润,企业再投资规模减少,就业机会相应缩减,经济增速显著减缓。关于这一点,从PPI数据中已可看出部分端倪。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3月上涨10.5%,环比上涨1.0%。但PPI为7.1%。也就是说,至少有3%的价格涨幅,是需要企业从成本中消化的。

      高通胀对实体经济的压力,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人们常说,加息是对付通胀的灵丹妙药,却很少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加息,直观的理解无非是消除“负利率”,让老百姓的幸福感不降低。但还可以选择加薪,甚至可以减税,为何偏偏选择加息呢?其实道理并非如此,加息其实是想通过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成本,降低企业增加库存的欲望,以此来减少最终投资需求,进而降低整体物价水平。

      如此看来,通胀走高,必然引发加息,加息自然对投资不利。而通胀之后,居民购买力下降,也会影响到消费,经济增长焉有不受影响之理?加息就是这么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抑制通胀,但也会增加外汇占款,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3.98万亿元,同比多增545亿元。而3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其中新增外汇占款就有4000亿元,热钱流入速度可见一斑。

      以此而论,二季度通胀水平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首先,美元持续贬值,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始终处于高位。油价上涨,上游资源类产品价格难免上调,电价也可能会调整。其次,热钱持续涌入,流动性管理面临困境,央行回收流动性面临不小压力。最后,房价并未明显松动,对通胀调控也十分不利。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环比增长1.19%,更应对高通胀有足够认识,尽力提前在实体经济层面做好准备,及时化解可能出现的压力。(作者系策略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