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产业纵深
  • 13:特别报道
  • 15: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逆周期金融监管的难点
  • 中国经济年内没有陷入“滞胀”可能
  • “成长性陷阱”警示:
    加大保荐机构责任约束
  • 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才能有效抑制通胀
  • 价值定位与价值投资
  • 美国债务评级70年来首次遭下调
  •  
    2011年4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逆周期金融监管的难点
    中国经济年内没有陷入“滞胀”可能
    “成长性陷阱”警示:
    加大保荐机构责任约束
    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才能有效抑制通胀
    价值定位与价值投资
    美国债务评级70年来首次遭下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才能有效抑制通胀
    2011-04-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眼下,通胀阴影正笼罩着世界经济。

      上周国际油价持续刷新两年半高点,最高达每桶112.79美元。国际金价也站上1460美元高点,再创历史新高。油价和金价的上涨主要是受到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以及美元走低等因素的刺激。利比亚战火仍在持续,也门和巴林等国的动荡局面也无改观。同时,对油价带来支撑的还有经济基本面。尽管不确定性因素不断,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仍保持了复苏态势。就金价而言,近期葡萄牙等国频频遭到评级机构降级,引起了投资人对欧债危机可能恶化的担忧。而且,油价高涨引发的全球通胀忧虑,又对金价构成支撑。而作为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的美元连续下跌,也推高了原油和黄金价格。由此,原油和黄金价格的上涨,自然就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出现上扬。实际上,3月初大宗商品价格曾有过回落,但之后再度走高。过去几周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累计上涨近7%。如果以原油和黄金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高涨势头不止,可能进一步增大全球通胀压力,危及世界经济复苏。

      为此,全力对抗通胀已成为全球共识。

      事实上,新兴市场经济体早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印尼、秘鲁、泰国以及韩国等央行都纷纷加息,以应对通胀威胁。4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正式打响了对抗通胀的“第一枪”。据欧盟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3月欧元区按年率计算的通胀率比2月增加0.2个百分点,达到2.6%,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大大超出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而欧洲央行的加息,也必定会刺激英、美央行尽快放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转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在英国,截至今年2月的12个月通胀率升至4.4%,较该国2%的通胀目标翻了一番。接下来几个月,英国通胀率上升之势可能比英国央行预期的更显著,且存在突破5%的风险。所以,各方预计英国央行5月初即会进入加息通道。在美国,去年经济增速达到3.1%,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都调高了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同时,随着石油价格节节高涨,美国目前的通胀形势也趋于恶化。据《华尔街日报》统计,过去两个星期,有13个联储级官员发表过23次言论,要求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甚至认为年底就要加息。而且,最近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给美国的通胀预期带来上行压力。至于日本方面,情况比较特殊。由于遭受连续强震灾害,所以,即便是国内物价上涨,可能也会暂缓进入到对抗通胀的序列中。如此看来,除日本之外,欧美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加速进入紧缩的判断已经形成主流认识。

      因此,对于如何对抗通胀各国须加强在货币金融等政策方面的有机协调。

      首先,美联储应审时度势,尽早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尽管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尚未完成、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以及国内需求仍显低迷等因素,令美联储不会仓促做出“收紧”举措,但美联储还应考虑到,一旦上述因素有所改观,紧接着美国将面临非常严重的通胀,到时再采取措施恐怕为时已晚。

      其次,充分发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作用。近年来,无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引领全球经济尽快复苏,“金砖国家”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上周的第三次“金砖国家”峰会上,南非正式加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贸领域,而且对于增强非洲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上发言权、创建更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共同加强对抗通胀等问题上的立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更进一步讲,随着4月17日中国央行宣布年内第四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季度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或被并用,货币紧缩力度依然较强。同时,金砖国家在货币紧缩方面步调高度一致,这些举措都对抑制全球流动性过剩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再次,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实践表明,只有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才能稳定全球流动性,有效抑制通胀。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可通过如下改革措施而实现:一是建立“以美元为主导、多种货币并举”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二是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尽早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中;三是致力于IMF体制的改革和加强其监督职能;四是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管,实现既利于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自身调整,又利于创建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稳定体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