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
  • T6:视点
  • T7:聚焦
  • T8:广角
  • 舒默又在“项庄舞剑”
  • 本分人曹德旺
  • 切记日本前车之鉴 冷对国际高级忽悠
  • 个税反向调节效应
    岂能再继续
  • 房地产反暴利关键:约束利益集团
  • 贷款无门,温州中小企业接连倒闭
  •  
    2011年4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舒默又在“项庄舞剑”
    本分人曹德旺
    切记日本前车之鉴 冷对国际高级忽悠
    个税反向调节效应
    岂能再继续
    房地产反暴利关键:约束利益集团
    贷款无门,温州中小企业接连倒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舒默又在“项庄舞剑”
    2011-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夕,美国多年批评中国汇率政策的领军人物、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与九名国会参议员先行访华。在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会晤后,舒默于“第一时间”对媒体“抱怨”:中方似乎有意拒绝人民币快速升值。并声称中国不让人民币升值快于现行速度的做法可能会引起美国国会不满。

      舒默对人民币汇率的无端指责,纯粹是荒诞无稽的“无厘头”行为。

      身为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的人物,从2005年至今,舒默连续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最典型的例子,要数2005年与2010年发起“舒默法案”。2005年2月,舒默曾威胁说,如果人民币不升值,那么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将被加征27.5%的汇率税。尽管“舒默法案”最终立法失败,但去年3月,舒默又公布了升级版“舒默法案”,并建议启动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舒默法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并拟定一份包括寻求类似不平衡政策国家的“优先行动”名单。名单上的国家将面临美国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可能改变对其市场经济称号的认定。并且法案要求,美国应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低估作出反应,禁止美国政府购买来自这些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在这些国家“未能采取合适政策”的360天后,将禁止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参与这些国家的项目融资,并反对新的多边银行融资项目。显然,法案中的这些要求是针对中国的。

      事实已证明,舒默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是多么“无厘头”。第一,2005年舒默施压人民币升值,当时其要求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目标位在30%左右,而时至今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超过25%,而舒默仍在指责甚至更加强烈。第二,2010年6月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剧,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仅去年下半年升值幅度就达3%;今年以来,为对抗通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动性”特征甚为明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舒默仍一口咬定人民币升值步伐缓慢。第三,在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大加指责的同时,舒默是否考虑过美国央行货币政策是否妥当?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启动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且一直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时至今日,美联储仍无任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意思。而正是由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凭什么美国害病,全球跟着吃药?这种货币政策难道还不值得深究和自责吗?

      如果国际社会承认舒默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纯属无端指责的话,就应当进一步分析,即便是无端也要执意指责下去,其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2005年至2008年他是想通过施压人民币升值,扭转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2009年至2010年是为了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失业率;同时,为了转移世界各国的视线,逃避承担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责任,而且想让中国在全球经济失衡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今年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更是“项庄舞剑”,其战略意图表露无遗,就是代表美国的战略意图:遏制中国崛起。在美国看来,就人民币升值向中国施压,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如今,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大国,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允许中国发展,但是绝不允许发展成为他的强劲对手。中国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体制,受美国掌控。美国为实施其战略必将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汇率低估为借口,为其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提供依据,作为中美经济协调与谈判的重要筹码,以便向中国要价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逆周期”管理。应当认清人民币升值对冲输入型通胀的“双刃剑”作用,切不可过分夸大升值对通胀的抑制效应。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周期时,管理层应制定并科学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有效把握和调节人民币升幅,防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关乎我国的金融安全。为此,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在当前,应认真把握好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管理方式和手段需要多样化,但应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力争使人民币汇率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同时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为加强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应有计划压缩今年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遏制违法违规资金流入和结汇等,以此防范并控制跨境资金流动所带来的风险。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