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专栏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与通胀赛跑
  • 扭转失衡:外储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 上市房企分红何其吝啬
  • 企业年金投资决策须摆正三个主体的关系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
  • 调整房地产税收的空间在哪里
  •  
    2011年5月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与通胀赛跑
    扭转失衡:外储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上市房企分红何其吝啬
    企业年金投资决策须摆正三个主体的关系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
    调整房地产税收的空间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与通胀赛跑
    2011-05-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市场的青铜法则系列之十七

      孙 涤

      前两期里,笔者从出清存货要用多长时间的角度讨论美国楼市,把房屋看作一种消费品,会按一般供求规律行事。房地产不是常被称为“真实的”实业(real estate)吗?但房地产性质相当独特,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复杂,常常是房价越贵大众越买,追涨杀跌超过股市,不能不使人感到房地产其实特别地“不真实”(unreal),比“居者有其屋”的需求复杂得多。

      目前的美国经济就连制造业(甚至汽车制造)都在好转,但整体的恢复仍然步履维艰。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过去供求的严重失衡至今还是个重轭。在美国,住房总价值超过了其他任何门类的财富,几乎是居第二位的退休基金价值的两倍,相当于GDP的160%(2006年)。它疲软地趴在市场上就像一枚沉重的砝码,牵累着经济天平回摆不过来。

      我在本系列里屡屡提到,购房者所追求的,往往不在房屋“居”的功能,而在其社会阶层的识别功能。相当程度上,房屋是一种“地位商品”。据说眼下国内适婚男士压力特重,如果没有能力置房,娶妻大有困扰。房屋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价值观弥漫,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扭曲。我的一位老友,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上海人魏尚进,甚至非常认真地判定,为了准备给儿子买房以便娶妻,是中国居民目前储蓄率超高的一主要原因,连带造成了出口、消费、汇率扭曲等种种后果。那么,只有独养女儿的家庭储蓄率为什么也不低呢?难道为了买房招赘?

      我在以前讨论楼市时,曾有“财富不论在哪行哪业产生,就像涓涓细流归于大海一样,最终流入房产”的评述。其中一个依据,就是一般民众是以房产来标志自己的市场成就。1995年我去新加坡开会,住在一位任教于国立大学的朋友家里。因为他是教授,由国家提供的“组屋”有五间卧室,租金极为低廉,我住得相当惬意。3年后,我重访新加坡大学,这位朋友已搬离“组屋”,住进了自己买的联体别墅,不过两个狭窄的卧室,却花了他(向银行按揭的)200万新元。然而他非常自豪,放弃便宜的组屋不买也不续租,他终于能更上层楼了。为了我借住,他慷慨地命孩子挤到他和太太的卧室里。我心里颇有打扰的歉疚,第二天就托词搬到酒店去了。这位朋友很质朴,绝不是贪图奢华之徒。另一个小故事兴许还能做些补充说明。有一次,我应一个刚在港大商科毕业的香港学生的要求替他写求职推荐信。我发觉她的通讯地址是借用同学的,随便问了一下原因;她解释说,同学家住在港岛的高尚地段,公司录用的机会将大增。你住在香港的那个区域,不但揭示出你的家世和阶层,而且能裁判你的能力,甚至预兆了你的品格,“居”之为用大兮,世人岂可轻乎哉!

      以拥有和租用房屋的费用,即售租比来衡量的话,国内一线城市早已超过360个月,京沪深的平均水平可能在40年甚至50年以上。在成本差别这样悬殊的市面上,人们购房的热忱还是有增无减,除了“地位”功能,背后一定还有原因。那就是房地产投资有能力跑赢通胀。

      对抗不可避免的通胀趋势是一场马拉松,有可能胜出的实在不多。美元在不断走软:自去年6月至今下跌了17.3%。一般认为,对付全球经济这个至关重要的趋势,有几种对策,买其他币种,买商品期货、买黄金、买股票和买房产——投资到“真实的实业”。而其中能打持久战的,还只有股市和楼市。

      其中的道理可能会很深入,但要有浅出的理解也并不难。笔者1981年底自费留学美国,国家批准换得25元美金,按当年官定汇率1:1.72,花了43元人民币。但由香港飞美国的单程机票大约11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900元,港币4500元(当时1元港币相当4毛2分人民币)。我当时每月硕士助学金39元,机票价格对我简直是个“天文数字”。靠在香港工作的舅舅慷慨赞助,才得以成行。对于舅舅的恩情我终身不忘,但若是向银行借了这笔机票钱,到今天得还多少人民币,才算是“双赢”呢?据公允计算认为,30年前的1元约值今天的8元3角3,缩水了88%。但现实中人们的感觉,那时的一元钱要强过眼下的一百元。当时一个家庭要能积蓄1000元,非得全家胼手胝足5年以上不能做到,难度甚至超过现在积蓄100万。

      那么,对于当时舅舅资助的机票钱,我今天该怎样回报呢?还1900元?可能还不够吃顿晚餐;还一张单程赴美机票?值不了5000元;还通胀调整后的15833元人民币,就像金融分析里常做的“可比的分析”那样?至多顶我半个月工资,同当时我的劳动价值相比,又是百倍的差异!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