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光伏企业争相谋上市 风投关注欧洲政策风险
  • 上海QFLP试点拟扩容
  • 喜好领域扩大 淡马锡在华投资策略渐变
  • 山东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
  • 管窥胡祖六“庙堂式”PE投资思维
  • 凯雷接连“踩雷”
    折射“唯IPO是瞻”弊病
  • 创投争相“探访”太阳能集电管项目
  •  
    2011年5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融资
    光伏企业争相谋上市 风投关注欧洲政策风险
    上海QFLP试点拟扩容
    喜好领域扩大 淡马锡在华投资策略渐变
    山东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
    管窥胡祖六“庙堂式”PE投资思维
    凯雷接连“踩雷”
    折射“唯IPO是瞻”弊病
    创投争相“探访”太阳能集电管项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凯雷接连“踩雷”
    折射“唯IPO是瞻”弊病
    2011-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翟敏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翟敏 ○编辑 全泽源

      

      随着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中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其暴露出的“本土化”问题也面临挑战。近日,知名国际PE巨头凯雷所投资的两家中国企业便相继出现问题,分别遭港交所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停牌处理,凯雷的投资能力也因此遭到市场质疑。

      事故缘起凯雷所投资的两家公司相继停牌。2011年1月26日,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森林宣布停牌。随后,该公司发布的一系列停牌及澄清公告显示,其首席执行官李寒春因涉嫌挪用460万美元公款被捕,公司会计和财务团队的几名成员则无法取得联系。

      随后,中国森林发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中国森林亏损27.12亿元,市值缩水近三成。且年报称,由于财务报表并不完整,并不保证数据准确性。

      凯雷由于持有中国森林11%股份也遭到连累,因为此事而遭到“审查不严、盲目投资”的质疑。

      无独有偶。几乎同一时期,2011年3月14日,中国肥料生产商艾瑞泰克被纳斯达克交易所紧急停牌,理由是需要该公司“提供额外的公司信息”。凯雷由于参加其多次认购持有该公司22%股权。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艾瑞泰克便频频遭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2011年2月~3月间,至少五家律师事务所宣布,向艾瑞泰克发起集体诉讼,指控主要围绕“向投资者发布虚假、错误及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并可能隐瞒部分信息”、“故意误导投资者”等。

      两家公司接连出现问题,最终市场将焦点落到它们的共同投资人——凯雷身上。市场人士质疑:“作为一家大型国际投资集团,凯雷所投资公司在如此短时间之内,接连出现问题,其筛选投资对象的能力不得不令人感到担忧”。

      资料显示,凯雷投资集团创建于1987年,总部设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团队遍及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北美及南美19个国家和地区,至2010年9月30日止,凯雷投资集团管理的资本超过977亿美元。

      其在中国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分众传媒、泰和诚医疗服务、中国森林、宏华石油及特步等等;早在多年之前,凯雷便因徐工集团、山东海化等多起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声名鹊起。

      分析人士认为,像凯雷这样的公司可能是在其“中国化”过程中,难以适应中美之间选取标准之间的差别,如果按照美国标准来筛选公司,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目标。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股权投资日益增加和成熟,竞争也越来越大,迫于压力的确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唯IPO是瞻”,认为只要能帮助企业实现IPO,从而获得退出渠道就是成功,这类项目就值得投资,至于公司诚信如何,IPO之后主营业务可持续性如何等问题都不是投资与否的必要条件。在凯雷身上发生的败笔,或许未来在其他PE/VC身上陆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