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特别报道
  • 8:市场
  • 9:专版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广告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基金:紧缩节奏超预期 密切关注企业盈利
  • 约翰·奈夫和温莎基金
  • 易方达设立
    “指数投资”和
    “对冲策略”研发中心
  • 大成债券基金将分红
  • 再论经济前景
  • 恒泰长财证券
    全面代销融通基金
  • 本周新基金扎堆发行
  • 第四届中科院
    博时奖学金顺利颁发
  •  
    2011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基金:紧缩节奏超预期 密切关注企业盈利
    约翰·奈夫和温莎基金
    易方达设立
    “指数投资”和
    “对冲策略”研发中心
    大成债券基金将分红
    再论经济前景
    恒泰长财证券
    全面代销融通基金
    本周新基金扎堆发行
    第四届中科院
    博时奖学金顺利颁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约翰·奈夫和温莎基金
    2011-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约翰·奈夫和温莎基金

      ⊙银华基金

      

      20世纪70年代是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华尔街很多传奇基金经理就是在这时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约翰·奈夫(John·Neff)和温莎基金(Windsor Fund)就是其中之一。

      在时任惠灵顿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助理的约翰·博格尔的推动下,1958年,惠灵顿股票基金(Wellington Equit Fund)成立,这就是温莎基金的前身。此前,第一只基金——平衡型的惠灵顿基金稳健的表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这让股票基金的募集非常顺利,募集了3300万美元,是当时首募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之一。该基金资产全部投资于股票,是惠灵顿旗下的第一只纯股票基金。

      惠灵顿股票基金成立后的三年里,在业绩回报上连续以较大的优势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管理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随着股市掉头向下,1962年,标准普尔指数下滑8.7%,温莎基金的净值损失高达25%。当时的基金经理鲍伯·甘摩(Bob Kenmore)掣肘于投资委员会,又错过了随后的上涨行情,1963年,温莎的业绩落后市场10%以上。

      为了避免糟糕的业绩影响公司的品牌,同年,惠灵顿股票基金更名为温莎基金。1964年10月,约翰·奈夫成为温莎基金经理,开始了他和温莎的传奇之路,当时基金规模仅为7500万美元。

      管理制度的改变赋予了奈夫对基金的主导权,也使其能够充分贯彻其投资理念。奈夫迅速抛弃了该基金原有的以防御为主的投资组合,转而从冷门股票中需求机会。奈夫的投资大获成功,在其任期第一年就交出了令人目眩的成绩单:1965年收益29.1%,超越同期标普500指数17个百分点。温莎基金从风雨飘摇中走出,重新赢得了投资者的认可。

      奈夫用与众不同的投资风格将温莎打上了独特的“烙印”。60年代后期,“go-go”基金的狂潮中,温莎依然保持着超越市场10%不温不火的收益率。这与当时热门的投机基金不可同日而语,而到了70年代,“go-go”基金中的代表三个“弗莱德”都已销声匿迹,而温莎则依然持续战胜市场。

      奈夫被认为喜欢“唱反调”的人,他从不追求热门股票,而喜欢在低迷时买进,在过分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从这一点看来,他是一个典型的逆向行动者。但是,他在书中称自己为“低市盈率投资人(low price-earnings investor)”,追求那些低市盈率的优秀成长股。

      在长达31年的基金经理生涯中,奈夫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风格,他在花旗银行上的坚持和成功至今依然被投资界奉为经典。这也使其无论在股市低迷还是高涨时都能为投资者风险超越市场的回报。

      1985年,温莎已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共同基金,并开始停止接收新的投资者。1995年,64岁的约翰·奈夫正式退休,在其任基金经理的31年间,22年战胜了市场,投资回报高达56倍。温莎基金年复利回报率为13.7%,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3个百分点。更难能可贵的是,约翰·奈夫承担的投资风险却低于大市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