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特别报道
  • 8:市场
  • 9:专版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广告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基金经理集体“户外探险”当慎行
  • 四板斧不如一板斧
  • 从 “凯恩舰事件”谈起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2011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基金经理集体“户外探险”当慎行
    四板斧不如一板斧
    从 “凯恩舰事件”谈起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 “凯恩舰事件”谈起
    2011-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比尔·格罗斯

      比尔·格罗斯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

      1954年美国有部电影叫《凯恩舰事件》,影片讲述了凯恩号舰的副舰长、海军上尉马克在一次舰艇发生危险时果断依据军规接管军舰,挽救军舰命运后遭遇发布错误指令的舰长迫害,最终昭雪的故事。故事的高潮是马克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让精明掩盖自身性格缺陷的舰长暴露自己的弱点的一幕。

      实事上类似舰队生涯我也曾经有过。当年我还在海军时,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岗位是负责在舰长睡觉时,替他瞭望。我当时值得是“中夜班”,主要工作是在有 “不寻常事情”发生时,叫醒船长。

      大约在凌晨2:00左右,我在十英里外发现一了一艘油船正在向我们驶来。由于海洋是如此宽广,运输船又是如此明显,我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个油船。而且,根据我的判断,这艘油船的船长很可能也睡觉,因此该艘船或许在依靠自动驾驶仪行进。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我们不改变航向的话,那么在5英里后,我们两艘船都可能无法避免相撞的事实。

      于是我不得不费力叫醒我们的舰长,让昏昏欲睡的他明白这个事实,我们和一艘油船在同一条航路上,但是我很快发现,舰长昏昏欲睡的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他竟然一边掌舵一边昏睡了。这下子情况迅速变得危险起来。我不得不越俎代庖代替半梦半醒的舰长操作我们的驱逐舰,而该艘油船最终是仅隔300英尺的距离经过从我们船尾驶过。而直到此时,舰长才完全醒过来并大声呼喝起来,“你在干什么?”

      四十多年后,我发现我自己陷于了类似的境地,这一次,虽然我不需要因为越俎代庖而遭受指责(本人现在是太平洋投资管理的联席“船长”,而且太平洋投资是一个管理1.2万亿美元的大型公司),但对我们而言在世界各地“旅行”(投资),并不断寻求有本金安全和超额收益的投资标的依然是主要目标。

      不过,我要说,这次的“值班”在我来看是个不小的麻烦!虽然全球金融这艘油轮还在滥发货币的进程上自动驾驶时,而且我们的经济也在改善,但前景不妙。

      不妙之一是,什么时候全球刺激经济的措施会“降速”。有各种可能出现导致货币政策回收,就好像有太多的“光点”在雷达屏幕上一样。比如全球贸易、金融和货币的失衡、过高的主权和私人债务水平,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威胁等。那么多情况都在上面,随时可能终止我们的刺激措施。

      而最能威胁到债券投资者的是,通胀水平的上升和低利率的保持。就如我们过去所说,实际上投资这时的债券产品的投资者都在“上当”。上述的滞胀现实,是我们目前仅持有少量美国国债的原因。而且,我们对于美国政府“隐性”掏空投资者的伎俩一直非常敏感。我们相信,美国的曾经3A评级本身早已名不副实。

      Carmen Reinhart 和M. Belen Sbrancia作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们的判断。该份名为“政府债务的清算”的研究报告,包含了政府如何试图从受债务危机的沉重负担上脱身的种种历史分析。比如英国和美国,早在在1940年代中期(二战时),就用上述方法掏空当时的投资者。后来由于通货膨胀加速,二战战后的商品贸易需要,财政部规定其债务/ GDP比率上限为2.5%,因为这样做将确保其减少长期债券的规模。如果储户收到的关于其国债的平均2%,而名义上的经济是在推进在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那么债务占GDP可从高峰水平逐月下降。

      可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对美国和英国而言,由于债券的实际利率为负数,平均每年未清偿债务总额以3或4%的GDP占比增长,这样迅速的积累,最终在十年内,一个国家可以减少30至40个点的债务(占GDP)。1951年美联储通过非常低的实际利率,一直维持着这种债务规模,直到1979年沃尔克货币革命时,美国(和英国)的债务水平已经正常化了。显然,储户和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在过去三十年中被压制了。

      类似情况在当今世界依然明显。债券投资者在通胀期间总是吃亏的,这比美国的QEII是否在6月30日结束更加重要。当年,美国债券持有人在30多年后,终于在沃尔克的货币政策大刀下和高实际利率回报的市场中得到救赎,这次情况会重演吗?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会尽力买入一些具备风险息差的品种,减少美国国债的长期持有率。

      在市场里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