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特别报道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公司巡礼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路演回放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观察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正名之路:QDII基金这四年
  • “东西”之辩与“动静”之争
  • 打造自身
    国际竞争力
  •  
    2011年5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正名之路:QDII基金这四年
    “东西”之辩与“动静”之争
    打造自身
    国际竞争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造自身
    国际竞争力
    2011-05-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本报记者 丁宁

      

      对于依旧处于政策“呵护”阶段的中国基金业来说,“狼来了”的威胁并非燃眉之急。然而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开放的大环境和海外先进资产管理公司在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分明已经让中国内地从业者感到一丝压力。

      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坦言:中国内地的基金公司与国际巨头差距太大!如果说他们是航空母舰,那我们仅仅是一只手摇的小船,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内地基金业不国际化,就有可能‘被国际化’。”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战龙表示,当本土市场进一步对海外资本开放,中国内地基金行业将置身于完全的竞争压力之下。如果没有提早做好准备打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很难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

      也正因此,当海外资产管理行业的巨头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基金业的决策者也怀着走向世界的梦想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

      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27家基金公司发型了38只QDII基金,其中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已拥有2只QDII基金产品;数十家基金公司落子海外,建立了海外分公司。

      这只是开始,然而万事开头难。对于这个在中国内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年轻行业来说,要在过完第一个“本命年”之后就跨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竞争,无疑需要时间和勇气。行业需经历一系列的阵痛才能脱胎出一个国际化的崭新生命。

      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表示:“一方面,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监管,中国内地基金公司首当其冲要去熟悉并适应不同的监管、税收体系;从技术层面说,后台的从交易到风控、内控到清算,完成这些事务的整合已非常复杂,更何况后台人员必须用不同的语言来工作。”

      除此之外,赵学军认为中国内地基金公司的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作为一个资产管理机构,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因此,国际化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也是必须的过程。”

      “单一市场的风险需要我们认真防范。资产管理行业最根本是谋求如何有效为投资者获得回报。2007年以后整个A股市场下跌带来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对整个行业影响较大,过去3年基金行业的规模处于调整态势。因此,从较长一个时期看,如何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投资机遇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较为迫切的课题。”信诚基金总经理王俊锋表示。

      在王俊锋看来,中国基金业的国际化需要“三步走”:“首先是实现产品的国际化,这个阶段我认为可能相对容易,比如说我们基金公司如果不具备全球投资能力,我们会请海外顾问协助我们做好被动投资;其次,我们需要实现业务能力上的国际化,这意味着我们除了要获取海外市场的一些机会外,我们还要获取额外收益,我们不但要获取当地研究机构的支持,还要有自己的研究支持和投资支持,而这一领域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完善,也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第三,我们还要做到企业机制和文化的国际化,思考我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核心管理机制能否适应国际化的竞争格局,能够成为全球基金业中的优秀分子,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我们必须用更多更长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到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