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基金 沈峥
“我的血管里85%流着格雷厄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投资大师巴菲特提到的“费雪”,正是其启蒙老师菲利普·费雪。1959年,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一经出版,随即成为《纽约时报》有史以来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部投资方面的著作。“成长股”这一概念也随着该书的畅销而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词,追寻“成长股”的“成长投资”更成为此后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
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就是以成长股为投资目标,终其一生,他都将投资热情全部献给了成长股。而他投资的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超级成长股,不仅帮他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也为他赢得了显赫的名声。
费雪是位“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其投资风格表现为“少而精”——在深入研究访问的基础上发现优质大型成长股,实现投资组合集中化,仅买入一种或极少品种的股票。费雪的投资有两个显著特征:
首先,在寻找成长股时,费雪淡化了“量化”指标,而更重视公司经营层面的“质化”特征。如他淡化股利的重要性,将公司发展前景、管理能力等纳入分析指标,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调查研究成为他投资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费雪提出了“闲聊”法的调查方法,即“葡萄藤理论”。这源于1928年费雪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当时费雪跟着研究所的艾美特教授拜访各公司进行考察,除了看工厂,他们还要与管理层倾谈公司的情况,从中获得了对所考察公司的看法。后来,“闲聊”成为费雪的主要手段,其“闲聊”对象可以是目标公司的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大学和政府的专家、公司以前的员工等等。无论使用任何方法,只要获得更多信息,达到多角度多方位深入了解公司的目的,即可完成“闲聊”。
另一方面,不同于“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费雪强调“少意味着多”的投资哲学。他认为,投资者的风险在于熟悉的公司投资得太少,陌生的公司又投资得太多,而这可能比集中投资还要危险。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个最低限度分散投资的优先顺序:(1)审慎选出根基稳固的大型成长股,并且至少应该拥有5只以上,其产品线最多只能略微重叠;(2)较少投资于介于上述股票和高风险的年轻成长型公司之间的股票;(3)最后才可以考虑风险较高的年轻的成长股。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大概只有5%左右,因此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
费雪曾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他认为,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缺之不可的两种人员特质中,企业经营能力只是其中一种,另一种特质是诚信正直,也就是公司经营者必须诚实和拥有高尚的人格。这是经历过大型股灾的人所感悟的。
时光流逝,现在来看费雪的名言,仍然充满了投资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