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私募基金阳光化遭遇“围城”
  • 莫让阳光私募
    “公募化”
  •  
    2011年5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私募基金阳光化遭遇“围城”
    莫让阳光私募
    “公募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莫让阳光私募
    “公募化”
    2011-05-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见习编辑 田野
      史丽资料图

      ⊙记者 钱晓涵 ○见习编辑 田野

      

      装修精美的办公环境,西装革履的投研团队,侃侃而谈的营销总监。不经意间,“阳光私募”与公募基金在外表上的区别已然不大。

      绝对收益,复利增长。“阳光私募”基金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共同基金区分开来,过硬的业绩是吸引投资人购买的最大理由。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阳光私募”的发展正逐步迈向“公募化”。一方面,“阳光私募”的整体业绩出现滑坡。今年前5个月以来,管理型“阳光私募”产品净值跌破面值的现象屡见不鲜;与公募基金相比,“阳光私募”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管理优势。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阳光私募”开始追求管理规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管理资产达到40亿的私募基金日渐增多。私人银行部门的深度介入后,过往业绩优异的“阳光私募”获得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新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资产管理规模越来越大。

      规模往往是业绩的敌人,快速增加的资产管理规模如果不能与投研力量相匹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业绩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阳光私募”尽管有意识地试图控制规模扩张速度,但在成本高企和渠道压力之下,仍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产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取足够的管理费用以购买信托账户,用以维系日常开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渠道提出的种种要求。

      事实上,投资者关心的是“阳光私募”能否实现绝对收益,而不是其资产的管理规模有多么巨大。如果信托账户费用继续居高不下,如果私募基金继续被渠道“绑架”,“阳光私募”未来的发展只能是复制又一个公募。这显然不是投资人乐于见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