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银涛
在通货膨胀形势下,当前工业企业经营行为有异化迹象,这是工业企业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下的主动调整,反映出未来一段时间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意愿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短期内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对此需要保持高度关注。
通常,处于物价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按订单安排生产,在资金约束下保持合理的库存和应收账款的规模。2009年至2010年三季度,虽然我国通胀预期逐渐增强,但物价运行总体保持稳定,去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在温和通胀区间。在此环境下,工业企业的订单、库存和应收账款的运行变化保持着合理态势。比如积压订单和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库存与存货库存、应收账款规模与产成品库存都总体保持着反向变化的态势。
从2009年以来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分项指数运行变化数据看,这样的反向变化态势很清晰。如去年3月,积压订单指数为52,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3,分别较上月提高4.9点和1点,主要是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到了4月,积压订单指数则继续上升至53.4,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则下降至46.2。产成品库存增加,反映销售渠道不畅,工业企业遂理性选择减少存货。PMI分项指数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运行大体反映这一变化态势。2008年11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2.3%,产成品同比增长25%;2010年11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2.4%,产成品同比增长11.2%。总体看,在物价保持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积压订单与企业库存、产成品库存与存货库存、应收账款规模与产成品库存均保持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态势。
但在通胀压力增大且预期显著增强的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订单、库存和应收账款的运行方向出现异常,工业企业在订单、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困境,突出表现在订单、库存和应收账款运行上的矛盾。
首先,产成品库存上升与积压订单增加存在矛盾,反映出工业企业主动放慢生产节奏以等待产成品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调整。今年3月,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3.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至少15个百分点。虽然产成品库存增速的提高有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的影响,但考虑到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0.5%,涨幅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产成品库存也处在较高的水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分项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反映出这一变化态势。与此同时,积压订单指数也保持在高位。虽然从历史数据看,3月的积压订单指数比去年同期低0.6点,高于2009年同期2.6点,没有异常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2007年2月以来积压订单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第一次同时超过50。通常,产成品库存上升,反映出企业销售渠道的不畅;而积压订单的增加,又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组织上存在障碍。若产成品库存和积压订单同时上升,有可能是因为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压缩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主动放慢生产节奏,以等待产成品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调整。
其次,存货和产成品库存同时上升。2月末,全国工业企业存货同比增长29%,增幅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产成品同比增长22%,增幅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PMI指数的分项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也同时处在高位,其中, 3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创出2008年11月以来的高位,原材料库存指数创出去年2月以来的高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产成品价格上涨幅度,为维持后续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工业企业可能存在囤积原材料的行为。
再次,资金约束下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时上升。3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4.6%,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同比增长22%,反映出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的占用和应收账款的占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业企业整体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如果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规模继续高位徘徊,那么在资金约束下,工业企业会逐步调整应收账款管理策略,降低信用销售规模,势必减少实体经济的交易活动。作为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将明显下降。4月,M1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个和18.4个百分点,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在下降,预示未来实体经济活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