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财经海外
  • 5:焦点
  • 6:焦点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美国经济警报再度拉响
  •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风险
  • 破发:中国股市迈向成熟的标志
  • 你去美国上市?我去美国退市!
  • 企业订单、库存异常发出经济活力递减信号
  • 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  
    2011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美国经济警报再度拉响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风险
    破发:中国股市迈向成熟的标志
    你去美国上市?我去美国退市!
    企业订单、库存异常发出经济活力递减信号
    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201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国旺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八

      李国旺

      国学强调,“做人要正,做事要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则是曾子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精神品德的提高(尊德性),二是即学问的提高,即道学问,就是掌握客观规律或真理。“明明德”讲究的是道德和文章一样美好,学问做好了,掌握了真理,就得深入群众,进行社会实践,以造福民众的行动来检验所掌握的“真理”是否靠谱,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真理与提高自身品德,以达到“至善”的境界。因此,坚持道德的价值底线与主动服务民众、主动行动、完善自我是人生实践中的一体三面,不可或缺。如果将此引申到资本市场,意味着凡最好的研究成果,就得及时提供给客户,尽力提升客户的价值,让研究成果得到社会实践的严格检验。

      真正的儒家都具有实践勇气,在资本市场,就是“亲民”即发展客户和“新民”即帮助客户提高收益的有机结合,如果只会发展客户而不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客户发展越多,则危害越大。因此,“明明德”即“内圣”的目的是在于“亲民”,即自立立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按当代资本市场人的说法,“亲民”是客户服务。要真正亲民、立民、利民、觉民,首要的功夫是“明明德”,既要明白和掌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市场规律、价值压缩与价值泡沫的规律,又须“洞明”世事人情,了解国家资本、国际资本、机构资本和居民资本的活动规律,由此才谈得上提高投资操作能力。如果借用比拟资本市场的“研究员”,就是研究者做到了学问的极致而行走天下为投资者解惑,为投资者财富管理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成长自己。

      在今天的中国,当前政策上“亲民”的内容,就是建立就业、社保、上学、医保、住房保障制度等实实在在的东西,从而平衡经济改革与效率提高、与社会改革、公平公正制度建立的关系。经济改革方向与目标是提高效率,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这个阶段随着中国崛起可以说已经历史性地完成。强调竞争和经济效率的另一面,是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增多,部分社会矛盾激化。因此,不消说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边际效应”已极大化,正处于下降周期过程中。怎么样平抑经济改革效率的下降过程与速度,需要通过社会改革、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的建设,焕发整体社会的效率,进而提升国民素质,形成真正的国家综合的“软实力”,在新的高度上提升经济改革的动力与效率。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笔者认为,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重点,应是与亲民密切相关的社会消费类的医疗、保险、教育、环保、新能源等领域,这是符合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当然,作为产业升级必需的装备工业,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硬实力,也能提供相应的投资机遇。

      无论是“明明德”还是“亲民”,都得让服务的客户有所收获,有所增值。只有投资者获得了财富效应并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服务之“道”的真理,这与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相通。只有“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个标准都达到了,才是真正觉悟真理者。若光有“明明德”而没有积极服务的行动,即知之为知之,没有做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而“致良知”,进而去服务民众、国家或社会,没有进行亲民活动,就是在浪费生命。

      “明明德”和“亲民”是为了“止善”。止善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学问并持续 “亲民”的行为。具体说来,对国家机关、厂商、社区的领导者而言,“仁爱”是其是否止善的标准;对厂商中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工作者而言,其最高的善是以其是否达到“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敬者,敬业,敬业以按职业道德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为标准。对家庭中的孩子,止善的最高标准,是以其能否对父母长辈尽孝。经过了长年对传统道德理念的批判,当代中国是一个难以以“孝”作为道德“考量”的社会。现代社会,孩子是独立的公民,家长在法理上只不过代理国家在抚养,所以家长无论如何养育孩子,有一点是不能没有的,即要用心对待孩子,切实关心和帮助孩子的身体、心理、品德、常识的成长与进步,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觉悟有才能的人才。

      如果我们将“孝”的概念扩大,比如对客户、对同仁中的长辈尊敬的话,则新时代实际上也还是盛行孝道的。无论是个体、厂商、国家,在对外交往中,诚信是最高的价值与品牌,也是对国家、对客户、对消费者“尽孝”的表现。照微笑曲线的理论,诚信是有价值的稀缺品,“品牌”是复杂劳动的综合体现,因此能够获得高附加值。

      无论什么主体,民为本,民为天,是最高的道理,最大的善。因此,为最广大的客户做好服务,满足最广大投资者的迫切需要,寻找出不同客户的共同需求,找出民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就能发现并赢得资本领域的最大市场。

      (作者系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