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政策时机选择大有玄机
  • 央企预算收支
    不能再半透明化了
  • 要贷款吗?请先入会,缴会费!
  • 加拿大银行还能继续幸运吗
  • 国际板是人民币国际化关键一步
  •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
  •  
    2011年5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政策时机选择大有玄机
    央企预算收支
    不能再半透明化了
    要贷款吗?请先入会,缴会费!
    加拿大银行还能继续幸运吗
    国际板是人民币国际化关键一步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企预算收支
    不能再半透明化了
    2011-05-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审计署早几天发布中国联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17家中央企业2007年至2009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部分企业出现领导职务消费不清、假发票、违规发薪酬、少缴税收等问题。审计署表示,目前处理的65名责任人中,局级干部10人。

      已记不清审计署第几次发布对央企的审计公告了,但能记清的是,每次审计公告,我们都能看到央企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的报道,看到管理不够规范、决策程序不够科学、存在一定的违规问题、已追究责任人责任等字眼。显然,使用这些字眼,审计部门是经过再三斟酌、手下留情的。因为,从这些年央企违规的实情看,“不够”、“一定”等字眼显然是表达不充分的。

      就说今年审计署对17家央企的审计吧,南方电网公司及所属单位违规动用工资结余等资金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19.40亿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发放的问题薪酬福利超过1.5亿元、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的10.68亿元面临损失风险、大唐集团百亿元招标不合规定、中建总公司少缴税2.52亿元等,这些问题难道仅仅是“不够规范”、“不够科学”吗?

      近一段时间来,中石化广东公司的“天价酒”、安徽电力的违规车和违规房等问题先后曝光,如果再追根溯源地审计一下,可能也会查出很多问题。说这些大公司管理“不够规范”、“不够科学”,能让公众信服吗?

      也许有人会说,央企一般都规模很大、人员很多、分散很广,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发达国家管理企业,特别是管理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唯有用制度管人、体制用人、机制约束管理者的行为,才能有效堵塞各方面的漏洞,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增强经营者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这,恰恰是央企最缺乏、也最难以推进的一项工作。

      虽说央企也都已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体系,也有各项制度规范,可具体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即便是在完全竞争领域的央企,预算收支实行的也是半市场化、半透明化,这又如何接受社会的监督、制度的约束呢?

      所以,央企管理混乱,说到底,还是体制问题。追根溯源,还必须从体制改革上下功夫。首先,要实现管理制度化,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科学、完整、透明的管理制度,对央企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第二,要实现经营市场化,即使是垄断企业,也必须严格执行市场化原则,而不是独享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第三,要实现决策程序化,任何决策,都必须尊重民主、尊重科学,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第四,要实现监督全民化,要通过财务公开、信息公开、决策公开等手段,把监督权交给社会、交给公众。

      事实上,这些年有关方面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加强对央企的管理,如建立央企的薪酬管理和考核制度、公开选聘央企高管、加大对央企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等,但从总体上讲,还是步伐太慢、力度太小,尚没有真正触及央企管理混乱的关键部位。金融危机以来,央企的强势地位在进一步增强,由此形成的对央企的监督和管理却在弱化,这是不能不格外警惕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