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肖兴义:
    古玩鉴藏,偏执的坚持
  • 不就是水印复制品
    那档子事吗
  •  
    2011年5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艺术资产·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艺术资产·收藏
    肖兴义:
    古玩鉴藏,偏执的坚持
    不就是水印复制品
    那档子事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就是水印复制品
    那档子事吗
    2011-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鼎

      ⊙黄鼎

      

      前不久杭州某拍卖行欲拍卖一幅署名潘天寿的画,引起轩然大波。据悉,近现代花鸟画大师潘天寿的名作《雁荡山花》,赫然出现在拍卖图录中,估价5800万—8000万元。据拍卖宣传品的介绍,即将拍卖的《雁荡山花》,原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现藏于杭州大华饭店。

      就在同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内,展期为3月26日到6月25日的“潘天寿艺术大展”正在举行。与拍卖宣传品上那幅《雁荡山花》,在构图、色彩、钤印、题款等完全一致的又一张《雁荡山花》,正静静地悬于壁上,接受观众的欣赏。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方面介绍,正在展览的《雁荡山花》,来自杭州潘天寿纪念馆,是纪念馆收藏的120余幅潘天寿艺术作品其中的一件。

      如果有一名观众手持拍卖宣传的卡片,而正好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潘天寿艺术大展”,对比两幅作品,他一定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两张画太相像了,相像到了我们只能认为,这两张作品的来源,绝对不可能都出自潘天寿先生的笔下,其中一张必然是在另一张基础上的复制品。

      据拍卖资料显示,2005年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上,也有同样构图、同样形象的一幅《雁荡山花》上拍,估价180万—280万,以流拍告终。我们无从确认这两次拍卖的是否是同一件作品。此次要拍卖的《雁荡山花》,估价5800万—8000万,显示出了卖家对它的自信程度。就拍卖宣传卡上“此画原藏于人民大会堂,现藏于杭州大华饭店”的字样,曾经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展示的光荣经历,无疑是它作为珍品的“护身符”。

      笔者作为书画鉴定工作者,那天曾饶有兴趣地专程去拍卖预展现场看此件估价高达5800万—8000万元的所谓重量级拍品。到了展厅却被告之此画已不做拍卖,但它在展览厅却被人用一块又大又长的红布做“披红挂彩”状,装在镜框中的它俨然一副盛装打扮,不仅如此,主办方还用护栏等物将该拍卖品与观众人为阻隔开来,左右两边各站两个保安,绝对禁止有人近距离观看此画,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我以为,围绕潘天寿“孪生”《雁荡山花》图所出现的现象,无非就是一件系真迹,另一件(或几件)只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杭州有一家叫西湖艺苑的单位以潘天寿《雁荡山花》为母本制作的水印木刻复制品这等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罢了。当局拍卖公司也仅用“此画原藏于人民大会堂,现藏于杭州大华饭店”这几个字就把圈内圈外许多人搞晕了。

      说到这,我也还想问一句:“难道人民大会堂就不可以收藏(布置)名家的水印木刻复制品吗?”这样,一切问题不就都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