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专版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欧洲商界的中国误区
  • QE2到期:美联储发胖容易减肥难
  • 离奇死亡的高管们带出了太多问号
  • 典当行管理亟待建立跨部门监管合作机制
  • 乡村一体化岂能忽视农业价值
  • 私募基金,还请悠着点
  •  
    2011年5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欧洲商界的中国误区
    QE2到期:美联储发胖容易减肥难
    离奇死亡的高管们带出了太多问号
    典当行管理亟待建立跨部门监管合作机制
    乡村一体化岂能忽视农业价值
    私募基金,还请悠着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基金,还请悠着点
    2011-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这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公募基金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规模连续三年徘徊在20000亿元大关附近,无法实现有效突破。尽管公募基金数量不断增加,新品种层出不穷,但是单个公募基金的规模却大幅度萎缩。而更为突出的是,公募基金的绩效难以令人满意。去年算是战胜了大盘,但是盈利不到50亿元,却提取管理费近200亿元,实在有损“专家理财”的声誉。到了今年,则又是大面积跑输大盘。这就难怪时下新的公募基金销售越来越困难了,老的公募基金赎回严重,投资者对投资规模基金意兴阑珊。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却是出现了可以说是井喷式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私募基金的数量已经接近1000个,虽然单个私募基金的平均规模还很小,但也已经出现了首发规模超过公募基金的案例。在不少人看来,私募基金运作机制灵活,盈利模式合理,相比公募基金具有不少独到的优势。特别是在一些证券投资界的“大佬”转投私募基金以后,人们对私募基金的认同度更是大大提高,不少证券公司也把发展私募基金客户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旗下的投资顾问们更是把向投资者介绍私募基金作为重要工作。

      在理论上,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一样,都是从事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机构,作为一种资金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它们各有特点,事实上是适应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要求的。在海外老牌资本市场上,一般私募基金规模会比公募基金更大一些,这是与其具体情况相符合的。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首先选择大力发展公募基金,在此基础上再适度发展私募基金,也是合乎国情的。不消说,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在中国都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私募基金发展步子比较快一些,也完全可以理解,相信这还会反过来促使公募基金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加快发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一方面私募基金发展很快,另外一方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在迅速暴露,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化解,那么不久以后就很可能要为现在的快速发展付出代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眼下私募基金还是靠业绩提成作为主要盈利模式,通行的做法是,对于盈利部分按20%的标准提取业绩报酬,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时下,大多数单个私募基金的规模只有2亿元左右,如果一年能盈利20%(这在目前绝对已是很高水平),那么也就6000万元的收益,业绩提成是1200万元。而要维持一家私募基金公司,一年600万元是少不了的,再加上包括营销费用等其他开支,恐怕得支出近千万元。这也就是说,私募基金忙活了一年,在股市上赚了大钱,可也就拿到几百万元盈利,投入与产出显然是不成比例的。更何况,还有更多私募基金一年内达不到这个盈利水平。今年近5个月来,大多数私募基金就是亏损的,有的亏损幅度甚至高达20%。这样的私募基金,可能生存都会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有大发展当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现在的私募基金并没有找到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盈利模式,甚至其开设股票账户的通道也是被关闭的,只能花高价来改名字。这表明,私募基金的最基本发展条件实际上并不健全。如何真正改善私募基金的生存环境,为其提供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工作条件,争取到相应的“国民待遇”已然十分迫切。而在这些都还没有实现之前,过度渲染私募基金,将其在特殊条件下的阶段性“野蛮生长”看作是理性的强势崛起,乃至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不惜花大力气开发私募基金客户,不加选择地将其推介给普通投资者,恐怕是有冒进之嫌的。

      私募基金要发展,这是毫无疑议的。但是,这应该是在规范的前提下,要有合适的前提。如果我们承认这些前提今天尚未具备,那么就只能说:私募基金,请悠着点。(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