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专版
  • 5:财经新闻
  • 6:公司
  • 7:观点·专栏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专版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QFII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QDII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调查显示:多数基民更青睐新基金
  • 时势造好基 长期投资无需过分看重基金“新老”
  •  
    2011年5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调查显示:多数基民更青睐新基金
    时势造好基 长期投资无需过分看重基金“新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调查显示:多数基民更青睐新基金
    2011-05-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张大伟 制图

      ⊙本报记者 丁宁

      

      随着基金产品的大幅扩容,可供投资者选择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宽。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在新基金、老基金之间投资者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基民抱有“喜新厌旧”的投资心理,在投资过程中倾向于选择购买新基金产品。

      上周,中国证券网进行了“在目前的市况下,新老基金您会如何选择”的网络互动调查。结果显示,3298名网友投票选择了“赎回老基金购买新基金”的选项,占所有投票总人数的50.40%,1786名网友投票选择了“紧随市场热点认购新基金”,占总人数的27.29%,两者相加人数将进占所有参与投票人数的八成,可见投资者对新基金热情较高;此外,1131名网友投票选择了“根据过往业绩申购老基金”,该选项占总数的17.28%,329名网友选择了“视其他因素而定”,占5.03%。

      大成基金市场总监龚俊涛表示,从中长期的投资期限来看,新老基金并无太大讲究;而从短期角度看新老基金的差异在于:新基金在市场调整期风险较小,利于把握下一阶段的热点;老基金有仓位限制,在市场调整时,不及新基金,但在上升趋势时表现更优秀。谈及选基标准,龚俊涛表示比较重要的是认知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包括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风险厌恶程度、投资的目的和期限、过往的投资经验等等。

      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艳看来,找到适合自己挑选基金的标准,有两个前提。“一是要了解自己。基金种类比较丰富,不同种类的基金适合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财务状况以及愿意花在投资上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比如股票型基金风险相对较高,但未来预期收益也高,而债券型基金则风险较低,但未来预期收益也相对较低,指数型基金则更适合那些更倾向于投资省时省力,不需要选股择时的投资者;二是要加强对基金的了解。包括基金公司整体竞争力,基金产品情况,包括基金业绩、基金投研能力、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别是下行风险情况。”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王蕊表示,新老基金需要关注四点:首先,产品设计。随着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目前的新基金在设计方面与传统基金有一些差异;其次,基金经理。投资者需要关注基金经理是否有投资管理经验,以及从业的年限是否较长,是否经历过完整的市场周期;第三,业绩与风险。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可供我们筛选考察,而新基金由于没有运作历史,投资者无法得知这只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第四,理财客户的推荐。目前渠道可能存在重首发、轻持续营销的现象。在面对推销时,投资者还是需要从产品设计、基金经理、业绩以及风险等角度对基金进行考察后再做决定,切忌盲目“打新”。

      基金专家与读者互动

      每周四14:00-15:30

      你有什么话题,欢迎来信告诉我们

      E-mail:xiewg@ss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