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至难:知所进退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九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所有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重性;现代经济社会实践表明,由于自然和社会的交错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两重性。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过深刻分析,进而揭示了由商品的两重性而发展出的货币两重性,由货币的两重性发展出资本的两重性。自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经济社会矛盾的冲突,本质上是商品、货币和资本内在的两重性的冲突,即资本社会属性自我增殖的无限追求,与商品或者货币的有限供应的矛盾。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表现为社会属性的货币无限供给与商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表现为货币资本化后金融衍生品的无限供给与美国劳工阶层对地产需求的有限性的矛盾,矛盾的极限,便是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投资者只有弄清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本质,理清了各种关系,才能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案。当然,投资者如果想要实现投资目标,则要考虑市场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时空环境和前后次序,因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分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才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下抓住引导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力量对比的主要方向。“物有本末”,指的是所有事物在空间上看,都存在本质与现象、表面与内在的关系;“事有终始”,指的是从时间上看,都存在先后次序即轻重缓急和周期变化的关系。“知所先后”,指的是如果明了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关系,如果明白事物的市场周期变化次序,意味着能接近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近道)了,即离市场的本来面目和事物的本相、真相、实相就很近了。
事实上,在市场投资过程中,由于存在个体生命的利益追求,投资者进入市场后,往往受到群体情绪的影响,并不真正明了市场的面目或真相。在日常生活中,“知”字是“知道”的“知”,从心理学上的知觉到科学上的知识,从情商学上的知己到知心,到心理学上和精神学上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都用了“知”字。不过,唯有正确把握真“知”,客观把握真知,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面前训练出“知所进退”的本领。在市场中存在以人为中心的利益博弈,故投资者可以“以人为镜”,观想国际资本、国家资本、机构资本和居民资本四方力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利益取向和行为特色,从而冷静地制定自己的投资规划。
老子提倡反群体思维,如此才能明了自己的不足与进退行止,故而可以认作是反周期投资的开门鼻祖。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在群体意识控制下,是非理性的,为了保持个人意识的清醒,就得有逆向思维。当大家都认为是牛市而且市场已处于癫狂状态时,投资者就得冷静思考反向行情的演变可能,因为阳极向上冲锋的动能达到极致时,必然会出现反向的阴性势能力量,众人所厌恶的熊市可能已在酝酿。市场总是通过内在相反的双向力量展示其升与降的两重性,无论是上升力量多头,还是下降力量空头,都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只有服从和顺应价值规律,投资才能事半功倍。从宇宙规律看,比如在太阳系中,太阳作为力量最大者,其运动中发生的各种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太空气象,并对人类的心理、生理,经济周期产生直接影响。再比如,政策取向是一种主观动作与人类自身可以掌握的方向,但是政策却多是现行的经济、自然周期的反应。
只有以其他利益主体心思为参照,投资者才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对于天地人生和宇宙真相自觉无知者,才会面对市场有自知之明,因为投资者不过是资本市场中相互关系中的一环,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视角去审视自身,处理好四方力量的关系,才能形成“人和”的力量,才会安下心来,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下来,不再频繁操作。频繁操作,则是过分自信的表现。知止之知,就是一切以市场运行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为转移,而不是凭借自身的主观愿望操作,即投资者的所作所为,都要适度、适时并合乎投资对象的真相。
因此,笔者认为,金融领域投资的“适配”性问题,需要具备“五好”条件:好的分析师找到好的公司,好公司是具有持续创造价值能力的公司;只有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股价或估值低于其市场价格时,其股票或股权才是好股票、好股权。
有了好股票或好股权,分析师还得找到好时间,向好(合适)的客户推荐,才能在发现价值后,实现价值。当然,好的分析师还需具备学问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又会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在恰当的时候提供合适的服务,这才是“识相”、“本分”与“得体”。诚如是,则皆大欢喜。(作者系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