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资本主义升级改良
|
——读《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
⊙无 歌
阿纳托莱·卡列茨基现任《泰晤士报》副主编,同时也是一位高产评论员。他在《资本主义4.0:一种新经济的诞生》中,言辞犀利,创意十足,对当前许多政治和经济争议作了深刻的评述,观点极具争议。他的分析基本点是,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着根本的且不可避免的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但能对之加以控制;资本主义之所以300年来长盛不衰,得益于它的适应性。在18世纪晚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三个主要历史阶段之间的过渡期内,既有经济秩序看似受到了致命威胁,但实际上那只是资本主义本身在脱胎换骨,变得比从前更为强大。因此他有理由坚信,各种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即使不清楚具体解决机制。
这种资本主义观点与市场原教旨主义截然不同。后者认为,尽可能少地束缚人类天生的贪欲,最有利于人类进步;经济决策是基于有效市场中的理性预期做出的——在有效市场,所有可能与未来有关的信息都反映在价格中。笔者觉得,对于资本主义的运行原理、以及市场原教旨主义为何会对政策产生危险的误导作用,卡列茨基的分析相当精辟。
似乎还要代替作者阐释一下何为资本主义4.0。正像书名表达的那样,卡列茨基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型,将成为一种全新改良的资本主义。卡列茨基认为这一转折点,可与拿破仑战争相提并论,从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1.0)的古典时代,经济大萧条(出现高度依赖政府的资本主义2.0),到经济滞涨的20世纪70年代(产生自由市场资本主义3.0)。3.0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时期社会不平等加剧,金融业繁荣发展。2007年至2008年的信贷危机触发了又一场“大改版”。所以今日世人面临的前景,不是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是一种新式资本主义的诞生,即资本主义4.0。这种全新改良的资本主义限制政府开支,但更偏好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而非力求达到预算平衡的节俭政策。它赞成自由市场,但并非不加批判。它着意减轻社会不平等现象。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4.0是务实的。事实上,它像极了资本主义2.0。
假如能抹掉1965年至1985年的经济史,资本主义2.0大体上运行良好。那20年为什么会出错?在卡列茨基看来,决定性事件是1971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废除金本位制。这开启了浮动汇率的时代。但是尼克松的美元贬值政策与其说是通胀的根源,不如说是结果: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就在不断加速上涨。原因应该在别的地方。在资本主义2.0时代,经济稳定且广泛增长,带动人们的期望不断高涨,以致到最后经济增长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通胀是最简单的政治应对之策。此举失败后,资本主义3.0应运而生。
务实是一条好路子,但没有任何指导原则作为基础的务实政策必定缺乏连贯性。卡列茨基所称的两大“罪魁祸首”——尼克松和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所采取的政策就是如此。卡列茨基认为,保尔森个人应对信贷危机负责。在“保尔森政策的经济后果”这段猛烈抨击中,他对保尔森大加斥责,尤其是保尔森任由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破产,作者言辞之夸张激烈,令人震惊。书中写道,保尔森“比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加起来都更接近于毁灭资本主义。”可不能不说,卡列茨基的历史观夸大了个别人物和他们所做决策的作用。在时代大潮面前,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资本主义2.0的瓦解,并非尼克松之过;资本主义3.0又哪里是一个保尔森就能弄垮的?借用一句话说,这两版资本主义的瓦解根源在于“内在矛盾”。不过作者接下来的意思很明显,只有比“大社会”时代的政治家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2.0的内在矛盾,并实现让“我们过上前所未有好日子”的目标,资本主义4.0才能繁荣兴盛。
笔者相当关心的乃其中一章“利率上调是否会中断经济复苏”。将利率由危机之后的接近于零突然提高,这可能是对经济复苏最令人担忧的威胁。利率大幅上调,特别是在经济完全恢复之前就加息,正是美国及英国史上记载的所有危机后经济出现“双底”衰退的原因所在,看看1932年至1934年和1980年至1982年的美国,以及1927年至1930年和1974年至976年的英国,就能明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二次衰退,就是由于美国和英国利率分别升至20%和18%引发的。
卡列茨基认为,一国经济中,如果人们决定长久增加储蓄,那么就需要长期的低利率来保证这些存款可以流入投资领域而不是懒洋洋地躺在银行里。特别是当经济深受产能过剩和失业之苦时,情况更是如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只有资金充足,且利率低廉,企业才会加大投资。所以,卡列茨基对中国实行高储蓄和投资与结构性超低利率的组合,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