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集
  • T8:钱沿广角
  • 应对“毒”食品 加道保险“过滤网”
  • “火拼”背后:
    货基遭遇劲敌?
  • 新品速递
  •  
    2011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钱沿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钱沿视点
    应对“毒”食品 加道保险“过滤网”
    “火拼”背后:
    货基遭遇劲敌?
    新品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火拼”背后:
    货基遭遇劲敌?
    2011-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记者 金苹苹

      

      从6月份开始,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执行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的监管标准。霎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银行理财市场闻风而动,连带着基金市场上的部分基金品种,也间接受到了挑战。

      为了满足考核要求,近段时间以来,各家资金压力陡增的银行纷纷发行高收益的中短期理财产品揽客,以期获取存款资源。银行的这一举动,在赢得了投资者青睐的同时,也给基金业造成了“麻烦”——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因为在流动性与收益率方面均能与货币基金相媲美,有些甚至略有优势,使得货币基金面临冲击。

      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两类产品的优势所在,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何货币基金会遭遇到强劲的对手。

      首先在流动性上,银行理财产品的中短期产品几乎囊括了投资期限从几天到几个月的各类产品。尤其是各家银行推出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其特色更是以短制胜。财汇统计数据显示,招商银行此前发行的一款“日日盈”系列产品,投资期限仅为4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5%。该行近期发行的一款投资期限为14天的“大运金牌理财季——日日盈314号理财计划”,其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4.1%。在一个以快速消费为特色的社会中,我们知道一份肯德基快餐可以填饱肚子,那么这些层出不穷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也可以帮投资者快速填饱口袋。而且这些产品,很多都是属于“T+0”型,除了周末之外,基本上每日都可以申购和赎回,申购当天即可享有理财收益,赎回资金也能实时到账。完全可以媲美货币基金,甚至在流动性上更胜一筹,对于那些资金量较大,且注重短期收益的投资者而言,显然更有吸引力。

      至于收益方面,此前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或许还无法与货币基金匹敌。但是看一下最新的统计数据,货币基金的优势也正在消失。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特色之一便是高收益。目前,大部分投资期限在14天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2.7%-4.5%之间。而货币基金近期的收益率情况则显示,其7天年化收益率超过4%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处于3%-4%之间。两相比较,银行理财产品在近期市场上颇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货币基金现在面临的挑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信贷政策从严,加上“日均存贷比”考核的压力,银行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在未来或将成为常态。因此,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已经有基金业内人士顾虑,货币基金这类与目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相似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可能会经历新一轮的规模缩水。

      强敌当前,再加上未来的隐忧,货币基金是否还会使出新的“杀手锏”来保持市场份额?资金饥渴的银行,又将如何应对?在两个行业产品的“火拼”日渐激烈的同时,或许投资者可以在这次“战争”中“渔翁得利”,毕竟资金的增值速度和幅度都开始加快,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