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准备金率宜适可而止
⊙姜山
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到了21.5%的历史高位,是否还要继续上调,自然就成了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也将决定下半年的实体经济以及股市将如何表现。从近期的市场看,整体的资金流动性已处于极度紧张的状况,上周四央票发行突然暂停,估计就与近期市场实际利率的大幅飙升有关。受到准备金缴款和半年报表的双重影响,上周三的隔夜拆借和7天回购利率都已上升至年初以来的高位。而央行在提高准备金率回笼资金的同时,却不得不向市场继续净投放资金,这一矛盾行为也凸显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意义不足。
从去年初以来,提高准备金率就成为收缩货币供给的重要手段,而今年前6个月,这一态势体现得更为明显,有人认为,是此前过多的流动性推高了通胀水平,因此,在通胀持续高企的状态下,提高准备金率是解决通胀难题的釜底抽薪之计。然而,今年以来的通胀数据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论点。从形成通胀的因素来分析,食品价格的上涨更多的是受到气候突变和蛛网模型的影响,比如近期生猪价格的迅速上涨、蔬菜价格在上半年出现的剧烈波动,其根源都不是来源于货币的超量供给,而食品价格因素却正是上半年导致CPI持续高位的主要原因。在非食品价格上,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更多的是受到全球经济冷暖的影响,而不是中国本身的货币流动性高低。
上周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应考虑经济和企业状况,适可而止,避免出现2008年由于不适当的提高准备金率所导致的实体经济大幅下滑的情况再度出现。这一看法有其现实意义。近期的报道显示,不少中小企业再度遭遇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困难局面,尽管市场的名义利率水平并未大幅提高,但由于准备金率持续上调以及银行监管指标的修订,市场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处于显著的走高状态,以3个月的SHIBOR和一年期定存的差值看,自年初以来持续脱钩并有1%以上的差异,而从贷款利率上,受到银行资金持续紧张的影响,中小企业可获得的贷款利率水平更是大幅飙涨,这一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对于中国实体经济所带来的潜在损伤恐难以估量。
从外围市场看,美国经济近期有转弱趋向,而希腊问题所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再度吃紧,也使得下半年的全球经济走势充满变数,一旦我国自身的货币政策取向稍有不当,那么由此演化成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假若这种局面出现,是不可能用当年应对金融危机时所采取的大量投放货币和开展大规模基建来应对的。也就是说,假若这种局面出现,中国的经济将可能面临比2008年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时更为严峻的考验。
从笔者的观点看,在经济形势出现变化的当下,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不仅上调准备金率的必要性恐已不复存在,下调准备金率的动作或者将成为央行考虑的重要选项。
(作者系东航财务公司投资部经理,民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