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论一瞥
《经济学家》6月23日社论
国际能源机构开闸放水
很少干预国际油价的国际能源署6月23日出人意料地宣布,未来30天将从库存石油中释放6000万桶石油,以确保世界经济可以软着陆。
事实上,石油应急储备只有两次跌落至16亿桶。一次是1999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一次是2005 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期间。目前,由于利比亚内战引起的石油供应中断已经开始显现,每天约有140万桶石油不能供应国际石油市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能不让石油市场有所表现。
国际能源署认为,利比亚内战是最终决定因素。尽管利比亚石油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已消失,但其损害还没有完全显现。因为随着北半球下半年“驾车时节”的到来,石油销售量将会增加更多,到时每天可能短缺200万桶。布伦特原油每桶价格也将达到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对虚弱的世界经济沉重的打击。
然而,国际能源署的决定仍然不无值得质疑之处。第一,无论富国还是需求旺盛的亚洲各国,高油价产生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价格不会滑向反面。第二,最近的OPEC会议,富国和穷国在备用石油生产能力方面存在激烈分歧,这意味着预期配额增加未能达成实质性结果。国际能源署认为,干预政策的初衷就是要弥补缺口,尤其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石油市场的供应问题。
玩世不恭者建议,奥巴马总统应该利用库存石油。使美国免受成本油涨价的损失。填平石油供应缺口固然非常好,但这会树立一个不好的先例。比起防范突发事件,库存石油对油价平稳有更重大作用,而国际能源署的任何干预措施,都不能保障石油价格长期平稳。
(葛传红 编译)
澳大利亚《时代报》6月25日文章
新亚洲财富重绘世界经济地图
全球经济力量的平衡正在快速地向东方和南方转移,但是在许多人意识里还是有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概念。法国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于1952年创造了“第三世界”这一说法来描述冷战期间不与前苏联或北约结盟的发展中国家,但现在新亚洲已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一度是主要受援国的中国已成为发展援助的重要来源。如果采取经合组织对救助的定义,据估算中国已提供了15亿美元至30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这一规模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型捐赠,比如澳大利亚、比利时或丹麦所提供的数额。如果将其他形式的救助也计算在内,这一数字将高得多。
曾是世界最大受援国的印度也正默默地转变为捐赠国。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上月对非洲的访问中,向非洲提供了未来三年价值47.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最高限额。然而,尽管印度在提速其救助开支,但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救助对象。因为全球最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印度。
在提供救助的过程中,中、印可以向非洲国家传递发展经验。中国集中于建造基础建设,如公路、铁路、港口和电站的方式受到了许多受捐国家的欢迎。
汇丰银行的一项报告称,中国发展当地基础建设的援助投资方式,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彼此开展贸易的能力。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将在未来40年增加十倍,这一定会重塑世界经济版图。新的经济连接正在绕开第一世界快速形成,曾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国家间商品、服务和资金的流通将最终主导世界贸易流向。
(作者系澳大利亚《时代报》和《悉尼先驱晨报》的南亚特派记者马特·韦德 贺艳燕 编译)
《经济学家》6月23日社论
阿拉伯经济转型比东欧困难数倍
阿拉伯国家正经历着东欧国家1989式的政治剧变及经济剧变,他们需要建立一整套发展经济的制度来确保其经济发展,但这种转变要比当年的东欧困难数倍。
不像东欧国家,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有资本主义经济,在这里价格和私人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这是一种扭曲的、家长式的资本主义。这滋生了腐败、压制了成长、造成了数百万人的失业。高油价赋予了石油经济足够的资金来缓解民众的不满,但对于没有这笔财富的国家来说,则面临着激增的财政乱局。
以埃及为例,除去农业,有超过40%的经济在政府手里,粮食和原油补贴达到GDP的10%,这将要撑破预算,结果是财政紧缩,同时需要彻底整顿经济模式。
最紧要的任务是津贴的改革,接下来是通过打破垄断、缩减国有规模和重新制定规则来培育私人企业。但就此任务,中东、北非国家面临两大障碍。首先,中东和北非的经济改革没有清晰的目标。东欧解体的目标之一是融入欧洲,但对中东和北非来说没有这样的选择。虽然欧洲的政治家许诺可以与这些国家开展更加深入的伙伴关系,但他们仍将拒绝撤除贸易壁垒。第二,改革欲望不强。在中东,民众的愤怒情绪针对的是腐败和失业,对经济自由还没有产生共鸣。
对此,西方必须相应改变援助战略。截至目前,援助重心都是金融援助,这能买来时间但不能促进改革。未来的援助应该去帮助私人企业。另外,比金钱更重要的援助是提供更自由的贸易和真正的融合。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