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红燕 刘伟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而在这十年间,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旁观的记录者,更是积极的思考者和推动者。
在创业板启动之际和规则初出之时,我们不遗余力地鼓与呼,对其进行充分解读,让社会接纳和认识她;在市场对创业板流露出癫狂之情时,我们不断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不要盲目参与炒作。在创业板遭遇问题和质疑时,我们更是站在大历史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呼唤市场进行客观、周全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
上证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史,其中有一半的时间与创业板筹备同路前行,翻开我们对创业板的篇篇报道,字里行间中不仅印刻着创业板出世的足迹,思考更是贯穿其中,亦可读出一个媒体人的丹心。
回望历史,中国的“纳斯达克”之梦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我们也进行了诸多报道,但2000年底到2001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导致世界股市风雨飘摇,创业板也被暂时搁置。但是我们的关注从未中止,我们的思考也从未中止。
中小板的设立是创业板推进的一个重要时刻。2004年5月17日,我们发表了长篇评论——《写在中小企业板块获准设立之际》,在开篇之中,作者理性地写下了这段话:“这一天,是中国创业板分步建设付诸实施的开端。她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要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持。”回过头来看,这段话的内核精神至今仍完全不过时。
斗转星移,在经过券商综合治理和股改两大战役之后,中国股市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2008年,创业板推出已近在咫尺。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就创业板规则和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深交所就该意见召开的中介机构座谈会上,上证报出动了包括时任新闻总监殷占武在内的4名记者,推出了8篇高质量的稿件,详尽传达各方声音。次日,深交所即将当日的上证报作为资料分发给座谈会的嘉宾。
我们对创业板规则的解读和对各方反应的报道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但与同类媒体相比,我们的警醒值得一提。随着创业板渐行渐近,针对我国投资者有“炒新”的习惯,我们对盲目“炒新”提前给予警示。其中,《向打新炒新者进一言 把便士放在心上》非常有代表性。记者写到:“苏格兰人说:‘把便士放在心上,英镑就会照看好自己。’便士约束英镑。金融投资中,‘把损失放在心上,利润就会照看好自己。’损失约束利润。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IPO重启过程中,对于打新、炒新者而言,当面对发行人、售股者的时候,把价格放在心上,就可以约束对手方。”
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挂牌上市,标志着创业板诞生。但在随后的一年间,对创业板“超募”、“三高”、“造富”、成长性和创新性等质疑声不断,如何评价创业板?我们在创业板一周年之际,在头版头条用评论的形式推出了《客观、周全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市场》。作者在对创业板的各种质疑进行了严谨的分析之后,在文章的末尾写到:“假如我们用成长的目光,来客观和辩证地调查问题,就可以避免历史的偏狭。其实,创业板对中国经济的感化之大,也许10年后才能看清晰,创业板的成长对加速中国经济转型、晋升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回首一年来创业板的推出和成长,可以说,创业板推出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首要的,呈现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当我们站在新经济远方的制高点上看一个欣欣勃发的创业板市场,我们恰好感到使命和责任之重大,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立异精神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匹配的高成长的创业板市场必将最终建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其他媒体相比,上证报对创业板的报道显得宏大而深远,我们的眼光已经超越了当下,投向深邃的将来,树立了同类报道中的标杆,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