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创业板出世记
  • 股指期货的前世今生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T9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9版:报庆特刊
    创业板出世记
    股指期货的前世今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货的前世今生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苗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敲响股指期货开市锣

      ⊙叶苗

      

      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诞生,让我们终于摘取了资本市场王冠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金融期货。

      当资本市场迎来20周年时,股指期货的诞生给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献上了一份最好的礼物。翻开这段即将尘封的历史,翻开那些已被忘却的文字,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期待、失落、压抑、惊喜和平静,那样生动的心跳,至今我还可以触摸到。

      作为上海证券报一个专职期货条线报道的记者,股指期货的等待、萌动、破茧、成长……每一步我都如实并用心地记录着。

      当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鸣锣上市的那天,我既有种“大功告成”之感,更感到“如释重负”。因为作为一名期货记者,我在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坚持到了这一天,而很多同行都已经离开了这个领域。最庆幸的就是,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不会因为错失这一历史时刻而痛彻心扉。

      这些关于股指期货的日子,成了我最为宝贵的回忆。

      最漫长的等待

      2005年9月,新加坡突然宣布要在2006年推出A50指数期货。舆论开始紧张,纷纷呼吁国内尽早推出股指期货。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大势已定,中国股市真正“顺了气”。2006年初,国内的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或许备感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性,监管部门最终为新交易所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回顾五年前,上海证券报对于中金所诞生这一历史性事件做了详尽的报道。由于当时认为股指期货上市近在眼前,甚至还特意对仿真交易上市做了全天候的大幅报道,满心希望以此作为期指正式上市的“见面礼”。

      但不曾想,接下来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等待,这见面礼一拖居然将近四年。

      到了2008年至2009年之时,市场对股指期货何时推出已经“审美疲劳”,新闻报道一度也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可谓一段“艰难时世”。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挖掘出股指期货将实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引发了市场热点,并对股指期货的报道引向理论探讨领域,逐一论证股指期货的优缺点。

      其实当时我们自己也不确定,天天呼吁的股指期货何时才能推出。有些同行在颇为艰难的环境下,纷纷选择离开。记得2009年某一天夜晚,当我们写完一篇跟股指期货有关的稿子,我和编辑刘意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期指正式上市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也确实是期货记者的心理写照。如果我们在职业生涯里连股指期货上市都看不到,如果我们没有听到那清脆的一声锣响,那岂不是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跟业内交流才发现,我们这样的想法居然是很多人的心声。

      国泰君安资管老总章飚就说,“我觉得要把股指期货留给孩子做了。”东证期货老总党剑对我说:“这辈子,总归要把股指期货等出来吧。”

      回顾那几年,期货市场就是在股指期货这个信念的支撑下艰难生长,我们报社几个跑期货的记者编辑也抱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把股指期货写出来,不然真是“死不瞑目”。

      2009年底,报社对于股指期货的推进工作做出了敏锐的形势判断,在各家媒体都淡忘的时候,我们在当年11月一举推出了“建设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系列谈”,邀请了巴曙松、贺强等经济学家畅谈“稳定机制”,其立意之高,超过了一般所谓的“呼吁”。

      明眼人能看出来,这是在用一种巧妙的方式为股指期货造势,暗示看似遥遥无期的股指期货,实则进入了最后的攻坚冲刺阶段。

      果然在短短几个月后,一切都改变了。很多人都说上证报的文章是市场风向标,这或许就是一个例证。

      我没写过的“1月8日”

      2010年1月8日的晚上,严冬的寒意依然浸染着上海,行人们照常穿着厚厚的棉衣行走在大街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周五,甚至很多期货公司的小年轻们也都早早下班回家。此前的一个星期,市场曾经传出股指期货获批的消息,但是几年来这样的传闻早已让人神经麻木。

      那天晚上,期货界的权威、北京工商大学的胡俞越教授来上海。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有个饭局,中金所几个专家也在,让我过去。我手头本有稿子,但胡教授盛情难却,于是就匆匆赶到了饭店。进去之后发现气氛不一样,直觉告诉我今天不仅是为了吃个饭。不一会,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居然也赶到了。他微笑但又平静地对我们说,股指期货已经批了。

      这下可是炸开了。我们得知就在这时,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胡教授的手机当场就开始响个不停,全是媒体打过来的电话采访。我意识到,今晚肯定是所有同行最为兴奋、最为拼命的时刻,但此时我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场合而赶回报社写稿,尽管这篇稿子是我最想写,也等了最久的一篇稿子。

      我意识到,此时此刻我周围的人,都是未来金融史上书写的“股指期货元老”。在这一刻,一定有无数媒体想找到我边上的这些人物。而我则是唯一一个就在现场的记者,目睹历史,尽情分享他们这一生中可能也是最为幸福,最为动人的时刻。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眠之夜。理想、事业、乃至所付出的情感,都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回报。“现在,我真是乐不思蜀,还有点得陇望蜀”期货行业的长辈级人物刘仲元大笑着说,自己坐了“十年冷板凳”,终于把股指期货等来了,并嘱咐我一定要把他说的话写出来。我知道自己肯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把这些令人动容的场面都用文字描摹下来。

      这是对于我们所有媒体人的最好报答,因为我们的坚持,所以在难忘的历史时刻,会留下一个记者的身影。对我自己来说,作为一个期货记者的辛苦等待和认真执着,才非常幸运地在这个晚上得到了这最好的报答。

      梦想就这样照进了现实。我国金融期货的大门正式开启,我国期货市场仅有商品期货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一个新的时代就在1月8日来到了。

      以上这些是我没有写过的“1月8日”。

      一切只是开始

      随后的新闻报道如同万花筒一般精彩。第一天开户、4月8日启动仪式、4月16日上市仪式、第一次交割、机构投资者入场……正如我们所预料,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料,股指期货带来的不啻是一场革命。在高标准、稳起步的目标下,股指期货实现了平稳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既要把每一个热点呈现给读者,也要为股指期货的上市开局营造好的舆论氛围,那段日子有写不完的稿子,每一天都如同行军打仗。

      有识之士将股指期货的推出定义为“堪比股权分置改革的中国证券市场里程碑事件”,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自身不断成长的证明,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尊重规律、尊重国情的勇敢选择。在资本市场20周年报道中,我将这一篇章取名为“迈入了资本市场的高等学府”。

      直到今天,我依然在时刻亲历着股指期货,而且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