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网”,可以做什么?在一般传统媒体的概念里,可能只是一个网页形式的电子版。而上海证券报旗下的中国证券网,却是牵引着全报社向现代化传媒转型的抓手,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再到今天的全媒体,报社改革的每一步无不依托这张网为平台。
六年前的今天,有位网络界大佬和我说,你们传统媒体做网站没戏,除了那个身份标签,还有什么?“中国证券网”,我看就这名字值钱。
是的,当我在2005年底从一名报纸采编人员突然被“空降”到当时只能算是电子版的“中国证券网”,负责中国证券网的运营时,我也曾有这样的顾虑。八名编辑、三个技术,还有一位美编,除了转贴报纸的内容,还能做出什么来呢?
当时,论坛是各大网站的流行形式,博客则是刚刚兴起,方兴未艾。我们抓住了这个时机,力推“上证博客”。经过报纸的宣传,不少原来混迹于各大股市论坛的民间高手迅速聚拢来了。展锋、空空道人、邦尼、李君壮……虽然都是民间高手,但他们也为能登上权威媒体的网络平台而自豪,一篇篇有别于分析师的精彩生动的股市点评,让他们的粉丝蜂拥而至,也让网站的点击量直线上升。但我们意识到,作为权威媒体,中国证券网的博客不能是升级版的股市论坛,应该是更多层次、更多内涵的财经沙龙。所以,我们依托报纸记者们丰富的人脉资源,请来了经济学家、知名评论员、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等来开博。各路英才汇聚,成为中国证券网最有“味”的独家内容。有时,一个CPI数据公布,在几分钟之内,我们的各路博主就会从各自的角度发布评论观点,有时相似,有时相左,热烈的激辩可能就在随后的博客中跟进,而我们也随时滚动更新播报。有些博主的“特色栏目”,也转化成为网站的特色栏目,比如知名评论员老沙的“股市早八点”。老先生每天早上早早起床,为博友们收集对当日市场最有影响的财经资讯,还加上自己的麻辣又到位的点评;分析师黄硕孜孜不倦每天数篇盘中的整点播报既有市场的分析,又有故事的描述,让读者尤如看章回小说般津津有味……这些博主们迸发出的集体智慧火花,让“上证博客”一下子成为投资者注目的焦点,也成为中国证券网独树一帜的品牌。不少知名网址搜索网站将其单独列示在首页,一些财经网站在转载时将“上证博客”作为来源。
除了上证博客,我们还创设了当时被不少网站效仿的股金在线。在交易时间,分析师每天在线免费回答股民问题,每天四小时的在线时间,八名分析师轮番上阵答疑解惑;个股参查厅,荐股英雄榜、股市实时播报……一个个新颖的互动内容让中国证券网不仅成为上证报权威资讯的展示平台,也成为投资者离不开的投资帮手。
凭借投资者与网站的时时互动产生的粘性,凭借用户与网站编辑共同创作的独家内容,中国证券网在短短三年里,就从一个电子版蜕变成为财经门户,从每天流量几十万到上千万,全球网站排名曾跻身前一千名,全国财经网站排名前五。那位光财经频道就有60多名编辑的互联网大佬再一次遇到我,不无惊讶地问,你们到底有多少编辑?
我们很清楚,网站的成功并不只是当时八名编辑的功劳,更离不开的是报社在网站改版初期制定的报网互动的战略。记得当时报纸每天辟出专门的版面刊登博主的精彩博文,报社的记者也争当博主,参与组织互动栏目的专家资源……在这种参与和互动中,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采编部门的编辑和记者也渐渐融入到网站的建设中。报社由此适时地提出了一个在当时报界还是全新的理念——报网融合。
所谓的报网融合,就是关文社长提出的报纸和网站的“五个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架构,统一队伍,统一流程,统一技术。报网融合一开始是痛苦的,其中最痛苦的是要让采编部门的记者和编辑适应网站的更新时间和新闻播报的节奏。平时习惯采访后细细琢磨才下笔的记者和晚上慢慢点上一支烟精心修改每个字词句的编辑一下子要成为即时播报新闻、时时搜集资讯组织稿件的“网络人”,记者和编辑的“生物钟”全被打乱了,不仅如此,网站的流量在磨合期也掉了下来。“何苦来哉?”当时报社内外很多人不理解。但是,面对今天报社全媒体各项改革迅速发展的成绩,回头想想,当初的报网融合是多么关键的过渡呀。
全媒体时代,需要记者、编辑同时掌握报纸、网络及手机等新媒体稿件的撰写和编辑的技能。因此,如果没有当初报网融合时期的历练,记者不会有今天这样捕捉即时新闻的观念,编辑也不会成为如今这样既熟悉报纸,又熟悉新媒体的多面手。
一张“网”,有人只是把它作为接触新媒体的“秀”,而上海证券报把它实实在在地“张”了起来,成为全媒体财经资讯传媒的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