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我在峰会现场
  • 跟我们一起寻找大智慧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T14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14版:报庆特刊
    我在峰会现场
    跟我们一起寻找大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跟我们一起寻找大智慧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郑晓舟

      ⊙郑晓舟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其20年的发展历程中夹杂着不少迷茫和困惑。在遭遇困惑的时候,中国证券市场该往哪里去,一直是市场各方苦苦思索的问题。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证券媒体,上海证券报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

      对投资者来说,1995年和2003年是灰色的一页。股市的长期低迷,以及曝光的市场上“黑暗”事件,吞噬了许多投资者的信心。

      就在市场最困惑的时候,上海证券报推出了两次专题大讨论,使得各方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格局有了新的认识,重树了投资者信心。这两次大讨论,犹如黎明前黑暗中的闪电,带来破晓之前的智慧之光。

      1995年的寻找

      1994年和1995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多事之秋。1994年7月那次著名的救市政策,只维持了2个月的市场效应。之后,上证综指又重新跌回原先的下行轨道。

      1995年,327国债事件给市场带来一场血雨腥风,让市场各方对规范化建设的急迫性有了切肤之痛。而此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政策已经不能够引导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制约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如何破解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初期的种种难题?借鉴吴敬琏教授1994年在《读书》杂志发表的文章《何处寻找大智慧》,上海证券报开展了“寻找证券市场大智慧”的专题讨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就证券市场未来发展开展的一次智慧大冲撞。

      最初,编辑部内部预估这次大讨论,最终体现在版面上,大约能够出5个整版,最多10个整版。没想到,专题讨论一开始就得到了各方的强烈响应,投稿源源不断,而且论述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让编辑部不忍割爱。原来计划一再扩大,专版讨论持续了2个多月,共推出了30个整版,刊登文章逾百篇,累计发表各类探索言论20多万字。几乎那时国内最活跃的经济学人、金融专家、证券公司从业者、证券分析师都先后参与其中。

      无论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界著名学者的长篇鸿著,还是仍在院校就读的莘莘学子的一得之见,也无论是身居高位的权威人士的政策思考,还是滚爬于股市之中的普通投资者的肺腑之言,都饱蘸着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片真情希冀,折射出如何推动这一市场健康发展的真知灼见和智慧之光。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重建以来第一次由媒体发起和组织的、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思索证券市场发展路径和模式等战略性问题的“脑力大激荡”。

      大讨论的高潮是1995年8月18日至20日的上海“群英会”——“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高级研讨会。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国家体改委、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可以说是少长咸集,共襄盛举。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道炯还专门为此次论坛发来贺信,称“这次‘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的讨论中,许多参与者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建设和具体实践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有利于今后发展的真知灼见,值得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借鉴、思考。同时也希望这种严肃认真的研究探讨风气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大讨论激起的思辨浪潮余波又回旋了大半年。吴敬琏教授、时任证监会信息部主任的徐雅萍、时任华夏证券副总裁的林义相等相继在本报发表《不妨增加“泡沫”浓度》、《我们有能力缩短中国证券市场成熟的时间》、《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定位是关键》等表达更圆熟、市场反响更大的文章。1997年7月,《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修订本)的问世,成为中国证券业第一本比较像样的研究论文集。

      2003年,一封读者来信

      2003年8月18日,本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读者孙成钢名为《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的来信,并配发了编者按。孙成钢在信中坦言,要让投资者投入资金,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投资者能够合理地预期到未来资金的增值。假设这一条件不成立,则股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用一连串数字证明:“2001年-2003年两年时间投资者总共损失近8000亿元!”最后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股市的定位必须从企业本位制向投资者本位制转移,保护和调动好投资者的积极性”。

      一封读者来信,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天内本报就收到了数百篇来函来稿。就此,本报发起了关于“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的大讨论,在报纸显著位置连续刊发数十篇相关文章。这些文章见报后不足一个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即于某国际论坛作主题发言时强调:“妥善地解决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使市场更具吸引力,是当前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在半年后问世的“国九条”中,首次明确承认了投资者所作的贡献,并正式提出了回报投资者的思想,这无疑是证券市场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尽管屡有重要政策出台,但是A股市场在2004年哀鸿遍野。2004年下半年,本报又再次推出了关于A股市场的估值如何与国际接轨的大讨论,厘清了市场中种种貌似真理的谬误,使广大投资者得以在熊市末期保持住理性和正确的投资理念,为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而在此后“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A股估值如何与国际接轨”等大讨论中,读者和专家的谏言更引起了高层关注。此后,上证报提出的“转折之年”成为市场共识,也为后来几年中国股市进入牛市奠定了市场信心。

      经过几次大讨论,市场上不再认为上海证券报是一家“炒股经”的报纸,而是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是思考和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这个新兴市场当前发展和未来前景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