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报庆特刊
  • T2:报庆特刊
  • T3:报庆特刊
  • T4:报庆特刊
  • T5:报庆特刊
  • T6:报庆特刊
  • T7:报庆特刊
  • T8:报庆特刊
  • T9:报庆特刊
  • T10:报庆特刊
  • T11:报庆特刊
  • T12:报庆特刊
  • T13:报庆特刊
  • T14:报庆特刊
  • T15:报庆特刊
  • T16:报庆特刊
  • T17:报庆特刊
  • T18:报庆特刊
  • T19:报庆特刊
  • T20:报庆特刊
  • T21:报庆特刊
  • T22:报庆特刊
  • T23:报庆特刊
  • T24:报庆特刊
  • T25:报庆特刊
  • 登上世界屋脊的上证报
  • 上证·前传
  • 商品期货市场
    功能“归位”
  •  
    2011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T16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16版:报庆特刊
    登上世界屋脊的上证报
    上证·前传
    商品期货市场
    功能“归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证·前传
    2011-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建华
      1991年7月1日创刊号
      1993年1月1日公开发行首日报纸

      ⊙朱建华

      

      1991年7月1日,中国第一张财经专业报纸——上海证券报正式创刊。然而,她的酝酿、筹备早在交易所成立之前。

      1990年下半年,正在负责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尉文渊就把办一张报纸当作一件大事,专门把当时新闻报证券专栏的年轻记者孙健“挖来”。上海证券交易所20多名“元老级”员工大多来自银行系统,而孙健是少数几个例外之一。

      当笔者在1991年春夏之交加入这支队伍时,筹备成员中3个专职人员:杨宇慧、孙健和我。还有几位外聘的老报人——周丁、廖济航、陈文灏、丁颂平等。外聘的报人分别来自原世界经济导报,以及新闻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

      身材矮矮、机灵精干的周丁是头版编辑,负责要闻;为人谦和、严谨细致的廖济航担任四版编辑,负责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等。报纸一共就四个版,中间二、三版是公告和行情。虽然一开始还是周报,但可谓麻雀虽小,也已五脏俱全了。

      因为当时争取到的只是内部刊物的准印证,不过这在当时,已很不容易的。创办时,本报有个乳名叫“上海证券”,而其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七个字报名无论是看上去还是读起来都显得太长,机灵的周丁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变通办法,即把七个字一分为二,前面四个字“上海证券”放大,用的是汪道涵先生的墨迹(从他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题名中截取),后面“交易所专刊”则采用较小的长宋体。纸样一出,即得到大家的认同。报纸面世之后,大家也就很自然地以上海证券报称呼。而在本报获得公开发行刊号之后,顺理成章地加了个“报”字。

      虽然好不容易拿到了内部刊号,但当时并没有马上试刊,原因是还要等上海市人行领导的批准。在当时搞证券市场本身就很敏感,更何况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呢。当时的人行领导特别担心“万一文字把关不严”,就可能出大问题的。后来尽管同意了办报,但同时提出每期大样要送给他们审读过后才能刊印。于是,编辑部负责人杨宇慧就专门负责做这件事。据他说,市人行的领导几乎是“逐字逐句审读”,而且不管多忙,也要把手头其他的工作放下。这个制度一直执行了好几年。

      在创刊初期,每次选题策划会都是时任交易所总经理的尉文渊主持的,有时在交易所的会议室,有时就直接在他的办公室开。由于编辑部一共就几号人马,稿源当然是个大问题,尤其是报纸的头条,需要动一番脑筋。但对记者却没什么压力。因为如果实在讨论不出什么有份量头条时,尉总就会想办法拿出一个新的交易管理办法,或者一个新的清算交割办法来。这些办法,跟相关部门领导通气之后,就成了头条。由于编辑部成员是最早获知这些信息,这让很多人甚至交易所其他部门的人都羡慕不已。而且当时编辑部作为交易所一个部门,不仅随时可以采访交易所各部门,就是到任何一家单位,都是那样的便利,所受到的也都是超规格的礼遇。

      当然,当时办报的条件很艰苦,也很原生态。编辑们排版用的是大样纸,就是要在那满是细小格子的纸上,数好字数,再用尺寸划出一个个不同形状的几何图,然后再在上面标好头条、二条、三条,以及什么图或什么表等等。当然也没有自己的印刷厂,甚至电脑房。因此,编辑还要拿着自己画好的纸样以及改好的稿件到新民晚报的电脑房去。大样校好改好后,还要拿给上海市人行的领导审,拿回到交易所给尉总审。最后,再由丁颂平负责送到文汇报的印厂去印。

      在1991年6月10日那期的试刊上,有上海“老八股”公司1990年经营情况。那是交易所上市部的沈翼虎从小样到清样,每个表格甚至每个数据都进行反复核对。而笔者的第一篇有关证券市场的文章也发在那期的试刊上,那是一篇专门介绍交易系统的文章——《此地无声胜有声》。那期试刊才印了3000份,可以说是一抢而光。如果早有投资眼光的话,这么小的发行量,绝对具备收藏价值。

      第一期试刊的一举成功,使原本计划第二期的试刊就被省略了。7月1日创刊号,加印到5000份,仍然是一抢而光。

      当时,在交易所的红马甲们更是趁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几乎是人手一份。每逢周一大清早,在交易所拐角上千人争购上证报,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此后报纸几乎以每月1万份的速度增加,并被输送到江浙及更远的地方。

      创刊后不久,编辑部又来了张志雄、李导等同志。报纸也从每周一期,逐渐增加到一周两期、一周三期。而报纸的真正大发展,成为日报并开始扩版等,则要到与新华社合办并转公开发行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