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银行存款增速下降或放大货币紧缩效应
  •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
  • 短期危机解除
    “硬着陆”有风险
  • 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
  • 两公司IPO折戟
    两公司周五上会
  • 四川证监局曝光
    “黑”咨询机构名单
  • 北京居民物价上涨预期增强
  • 杨明生:
    加强保险稽查工作
  •  
    2011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银行存款增速下降或放大货币紧缩效应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
    短期危机解除
    “硬着陆”有风险
    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
    两公司IPO折戟
    两公司周五上会
    四川证监局曝光
    “黑”咨询机构名单
    北京居民物价上涨预期增强
    杨明生:
    加强保险稽查工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危机解除
    “硬着陆”有风险
    2011-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云南公路建设千亿元贷款“违约”事件追踪

      ⊙据新华社电

      

      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10万亿元的审计结果通报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一时成为关注热点。与此同时,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千亿元贷款被指“违约”。在这个敏感节点,人们担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恐慌”情绪滋生。

      

      千亿贷款“违约”真相

      近千亿债务“违约”的说法确实骇人。针对记者的求证,云南公路投资公司财务总监彭良波非常明确地表示:“公司自成立至今,各项业务运转和债务偿还都很正常,目前没有拖欠任何一家银行到期贷款的本息。”

      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是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最大的贷款银行,该行负责公司贷款业务的负责人也证实:“迄今为止,云南公路投资公司贷款均按时还本付息,没有违约事件发生。多年来,双方合作正常且富有成效。”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许海也向记者当面证实:“云南公路投资公司在工行的贷款目前均正常偿还,没有违约情况。”记者向其他相关行求证,同样没有得到云南公路投资公司还贷违约的消息。

      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云南省高等级收费公路投融资平台和建设、管理、经营的主体,承担着全省90%以上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任务。按照国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公司以公路收费权作质押,贷款修路,滚动发展,目前银行贷款余额950亿元,按原价核算形成的公路资产已超过1400亿元。

      这次“风波”的缘起,是信贷政策趋紧,部分银行在监管压力下改变了原有放贷计划,实行“只收不贷”,结果导致公司现金流短期出现紧张。公司于两个多月前,即4月27日向六家债权银行发函,说明今年以来因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公司可能会存在只能偿还利息,不能按期偿还到期的短期贷款本金的潜在风险,希望银企共同想办法,妥善解决今年上半年到期的短期贷款问题。

      “我们的本意是和债权银行协商,在首先保障付息的前提下,共同想办法,加强合作,度过上半年部分短期到期贷款较为集中的难关。”公司董事长郝蜀东说,“提前告知银行短期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本身也是对债权银行负责的态度,后来,这解读为公司整体债务的‘违约通知’,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政府协调 短期危机解除

      5月上旬,随着云南省政府的出面协调,云南公路“债务危机”实际上已经提前解除。

      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自今年起,省级给予公司的资本金从过去的3亿元增加至6亿元;二是省财政向公司提供借款20亿元,缓解暂时的资金压力;三是将应由公司偿还的已通车公路征地拆迁费作为地方政府投入,转为地方政府股权,减少公司负担;四是将部分优质交通经营资产划拨公司,增加和改善公司现金流,帮助完成公司风险分类调整的工作,增强公司融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加大了对云南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补助的力度,并已按计划足额下拨到了公司。

      实际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家债权银行主要负责人对云南公路资产的价值和未来成长性基本是认可的,正因如此,云南省政府最近出面协调时,各家债权银行对云南高等级公路建设现金流全覆盖的支持均采取了一致同意的态度。

      

      问题非个案

      “硬着陆”有风险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2008年启动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投资拉动计划,全国上马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而从去年底开始,为应对通胀,国家货币金融政策转为持续收紧,现在10万亿元地方债务又成焦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也备受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云南公路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个案,而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监管层在操作层面应区别实际情况和各方承受力妥善处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对本是作为拉动内需而同意上马的重点项目,如果要求银行‘只收不贷’,中途突然‘断奶’,本可以继续完成形成良性资产的项目半途而废,已投入的巨额资金如何办?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安邦咨询也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随着贷款偿还高峰期的来临,出现一定的贷款违约是意料中的事,最害怕的是银行一拥而上“断贷”,部分财政拮据的地方政府恐怕只能就地卧倒,在建工程也将遭遇烂尾的命运。政府和银行应尽快拿出一个有序的债务重组方案,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债务“炸弹”的平稳拆卸。

      “只贷不收”或“只收不贷”,均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金融经营策略,资金投放应考虑资产品质、成长性、回报性,考虑投资回收周期和预期安全,这是记者与银行界高管沟通时得到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