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上半年氟化工抢眼 下半年精细化工众望所归
  • 中联钢推出铁矿石指数 中外资指数竞争开始
  • 25万吨储备糖本周三竞卖
  • 多部门联手治理非法证券 三人被判十年监禁
  • 广东证监局:
    掘弃一夜暴富思想 远离非法证券
  • 上周化工品市场总体偏弱 化肥维持强势
  • 供求紧张 钛白粉价格继续上涨
  •  
    2011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上半年氟化工抢眼 下半年精细化工众望所归
    中联钢推出铁矿石指数 中外资指数竞争开始
    25万吨储备糖本周三竞卖
    多部门联手治理非法证券 三人被判十年监禁
    广东证监局:
    掘弃一夜暴富思想 远离非法证券
    上周化工品市场总体偏弱 化肥维持强势
    供求紧张 钛白粉价格继续上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东证监局:
    掘弃一夜暴富思想 远离非法证券
    2011-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编辑 阮奇

      ⊙记者 张欢 ○编辑 阮奇

      

      当前,证监会、公安等部门不断加大对非法证券活动的打击力度,有效压缩了非法证券活动的生存空间。但是投资者被非法证券经营机构骗取钱财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防范被非法证券经营机构诈骗呢?

      近日,广东证监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自觉抵制不当利益诱惑,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该人士指出,预防受到非法证券活动侵害,一是彻底摒弃“一夜暴富”和天上掉馅饼的思想。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的规定,参与非法金融证券业务活动受到损失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因此,投资者应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对有关机构“免费荐股”、“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私募操盘”、“保证收益”等虚假宣传信息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抵制不当利益的诱惑,树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原则,远离非法证券活动。

      二是向工商部门核实机构的工商注册信息真实性。目前非法证券经营机构大多是无工商登记、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固定联系电话的“三无”机构。投资者在接受有关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或委托理财服务之前,可登录该机构所在地企业信用信息官方网站查询,或向该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有关机构是否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主体资格,经工商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证券投资咨询或证券资产管理,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是否一致等有关情况。

      三是向证券监管部门核实相关机构及个人的证券业务资格。目前,非法证券经营机构或个人往往对外虚假宣称具有证券经营业务资格,并披露虚假的资格证书。投资者在接受有关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或委托理财服务之前,应查看该机构或个人是否已取得中国证监会或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发的证券经营业务许可证或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证书,必要时可登录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核实,也可拨打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该合法机构联系电话或当地证券监管部门核实。

      四是密切关注有关机构及个人的经营方式。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所有合法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员工,不得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损失作出承诺,不得与客户约定利润分成,不得以虚假信息、市场传言或者内幕信息为依据向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更不得利用咨询服务与他人合谋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

      五是高度警惕个人资金账户的往来情况。非法证券经营机构给投资者提供的指定汇款账户通常是私人账户,其业务人员往往以合理避税为由解答投资者的疑问,说服投资者汇款。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法的证券投资咨询等机构应当在其注册地以法人名义开立或指定唯一的银行存款账户专门用于收取咨询服务等费用;而且,相关机构的行为涉嫌偷税漏税,属严重违法,投资者将资金汇入私人账户,不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因此,遇到有关机构要求将资金汇入私人账户时,投资者应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