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点,欧洲各国开始仔细聆听来自中国声音。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的开幕仪式上,上汽集团董事长、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成为唯一发表演讲的中国企业家代表。他建议,德国及其他外资大企业应抓住机会,争取和中国伙伴双赢发展。
⊙记者 吴琼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实力增长,骄傲的欧洲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力量。大众汽车等德国车企甚至有意将中国经验移植至欧洲。
中德汽车签约逾324亿元
6月2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成了德国企业抢夺中国合作伙伴、合作项目的舞台。大众汽车、戴姆勒集团分别和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签署了超过324亿元的合资项目。其中,大众汽车将从2011年到2015年在中国新增投资106亿欧元,把上海大众南京工厂和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产能分别提高到每年30万辆和35万辆。
经过近27年的合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举足轻重的力量。以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首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为例,1985年成立至2010年,累计销量超过640万辆;上海大众主导开发的朗逸,已经成为仅次于新帕萨特的重要车型。2010年,朗逸居中国十大畅销车之首。德国大众决定扩大与上海大众的合作开发。业内普遍认为,上海大众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技术接收者,而是慢慢过渡为推动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深谙其中秘诀的大众汽车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汽车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业的贡献者之一,大众汽车甚至计划将中国经验移植至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从经济上看,中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互补性很强,发展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欧盟可以为中国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优质产品,中国可以为欧洲的资本、商品、技术、专利提供广阔市场。中欧之间有竞争,但合作的前景更广阔。
大众联手中国造电动车
作为中欧合作的榜样行业,中德汽车业20余年仍处于蜜月期。大众汽车联合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对外表示,位于广东佛山、江苏仪征投资建设的新工厂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两大工厂的设计产能均为30万辆;未来在华年产能将提高至300万辆。
据悉,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的合作将不限于传统汽车。胡茂元和德国大众董事长文德恩共同签署了《关于设立上海大众仪征工厂和支持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的联合声明》中指出,上海大众江苏(仪征)项目预计投资91亿元,规划年产能为30万辆整车,生产采用德国大众先进技术、符合中国用户审美需求的新款汽车产品,该项目有望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双方将全力支持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提高本土化研发能力,通过项目逐步建立上海大众完善的电动车开发能力和体系。
由于中德两国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并且双方均更为重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胡茂元指出,两国企业应加强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他指出,中国正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步伐,未来电动汽车等合作将有利于双赢。据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集团成功示范运行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千余辆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240万公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