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圆桌
  • 11:信息披露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圆桌
  • A8:基金·公司巡礼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金基金
  • “成败”周期股
  • 下一个蓝海
  • 经济政策出现微调迹象
  •  
    2011年7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成败”周期股
    下一个蓝海
    经济政策出现微调迹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一个蓝海
    2011-07-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国内的偏股基金市场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红海”特征,至少是阶段性的。

      根据商业上的定义。红海市场是指竞争相当激烈的市场,主要特征是产业边界明晰而确定,市场竞争规则稳定、已知,整个市场成长速度缓慢,高速成长必须以攫取存量市场的更大市场份额为目标,而试图表现超过竞争对手非常困难的行业。

      这些特点和内地的偏股基金行业非常吻合。已知的市场规则、已知的品种、已知的行业营销策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不断上升的运营成本,行业的优势地位(业绩表现)高度不确定,而且市场总量增长非常缓慢——至少目前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因此,现在到了基金行业开始寻求一些“蓝海”的时候了:在一些未知的市场空间里,开创新的市场和业务模式、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的空间,以突破旧市场的新产品或新模式,即是商业上称为的蓝海。对于基金行业来说,或许真的到时候了。

      基金行业有蓝海么?

      答案显然是有的,每个品类都有。

      在ETF市场里,行业指数就是一块。根据一些第三方的统计,基金2011中期,基金规模在股市震荡回落的影响下,股票型基金上半年整体净赎回845亿份,其中,指数型基金净赎回82亿份,但行业指数基金确在走好,国投瑞银旗下两只行业指数基金总份额逆市增加11.43亿份。这样的规模增长应该得到关注。

      主动型的行业基金也很红火,事实上,近两年基金市场已经出现了所谓的行业产品和主题产品当道的趋势,诸如捕捉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新兴产业基金,最新的就有纽银新动向灵活配置基金、交银施罗德低碳环保等产品。另外,内需行业、产业升级等产品就更多了。

      另外,一些稳定收益的债券基金、分级基金也明显具备优势。在目前经济不确定性大,通胀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名义收益率升高的稳定类产品,会受到市场欢迎。

      还有在高通胀时代,给投资者提供较高机会收益的杠杆分级产品往往热销。在物价飞涨的时代,投资者有着强烈的动机去捕捉杠杆比较大的投机产品。通胀时代,应该是投资者投资欲望格外强烈的时代,甚至整个资本市场都完全可能获得发展机会。

      “蓝海”机会在哪里? 有待基金行业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