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水利建设获政策强力支持
    分析师预计将迎来“黄金十年”
  • 中信证券:
    沪指看高至3500点
  • 行情即将步入反弹目标缺失期
  • 结构化行情延续 三热点有望崛起
  • 行业报告
  • 结构性机会或成市场主导
  • 最新评级
  •  
    2011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观察
    水利建设获政策强力支持
    分析师预计将迎来“黄金十年”
    中信证券:
    沪指看高至3500点
    行情即将步入反弹目标缺失期
    结构化行情延续 三热点有望崛起
    行业报告
    结构性机会或成市场主导
    最新评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行情即将步入反弹目标缺失期
    2011-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当加息、CPI创新高等预期目标全部兑现后,沪深两市中短期反弹还将持续,不过,会陷入一段目标缺失期。

      首先是一系列利空消息正在持续兑现,这是维系当前市场信心的关键点。一是地方债务规模。其规模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审计局的数字是10.7万亿。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地方债务的处理会不会对银行股甚至中国经济带来多大负面影响,引起国内外研究机构或投资机构的强烈碰撞,海外市场还掀起一轮抛售内地银行股的小高潮。相比之下,国内机构更为“淡定”。笔者也认为,境外机构有点不了解“国情”,不过要引起我们警惕的是,对银行股的负面压力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当本轮反弹结束转向新一轮调整的时候,这种负面有可能会被市场反复利用。二是加息与CPI数据高企,提前加息,创新高的6月CPI,吸引了所有经济学家或分析人士的目光,但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经过一段平静可控期后,随着CPI的不断回落,人们关注点会转向经济增长和增长路径,下半年中后段有可能再度陷入复杂期。

      经济增长依赖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今年以来,消费增速低于预期,中长期保持平稳增长将是趋势;出口则难于出现过去几十年那样的持续强劲增长,走过“刘易斯拐点”的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出口优势正在弱化。从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上看,投资依然是核心。与上一轮经济增长不同的是,本轮投资热点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从目前信息看,至少有三方面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一是水利工程建设主题投资品种可能率先进入弱化期。水利工程建设列入今年“1号文件”之后迅速形成的投资主题,据相关预测,未来十年4万亿的投资规模。随着上周六最高级别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由于与现实业绩的兑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相应品种的上攻力度有可能率先弱化。

      二是保障房建设投资。5年3600万套保障房,据目前信息概算,总建设资金至少需4万亿。过去半年,水泥行业已率先启动,并出现了大幅超越大盘指数的大行情,不过,保障房建设目前更多的还只是部署阶段,受益其中的业绩增长远未体现。随着水泥股的大面积上涨之后,近期保障房投资主题已转向大型地产上市公司,一旦像融资政策等给予进一步明朗的时候,这一主题投资的动力也会转向持续弱化的过程。目前还处于强化期。

      如果说上述两项都还属于传统行业的投资项目,那么涉及引导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国家级的投资项目就值得我们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了,新兴产业投资理应是未来中长期投资热点的核心方向。七大新兴产业战略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将会成为核心的核心。站在长周期看,未来5年应该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实际上,过去30年里,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如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华为,家电业的格力、美的,机械制造的三一重工、潍柴动力等,它们的发展模式将会被大规模复制。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持续高比例的研究开发投入,创新能力无疑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虽然高研发投入不一定成功,但没有足够投入就取得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可以预期,下一轮牛市周期结束时,将会有大量优秀制造业公司的总市值规模跻身沪深A股前列。

      中短期内,与资金面有关的通胀预期压力正逐步缓和,加上良好的中期业绩,成为目前反弹行情的核心动力。但要指出的是,资金面相对缓和的背景下,业绩增长压力又会成为障碍,特别是重要主题投资消息的不断明朗,其整体上涨推动力也会渐渐减弱。一正一负,制约着本轮反弹的高度与力度。在各大指数之间,反弹力度最强的还是小市值指数,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已回到前期杀跌前的整理平台,虽然短期有阻力,但显示出本轮反弹的力度已转向中大级别。相比之下,上证指数依然处于弱势跟风状态,趋势上也处于由弱转强的临界位置,其中,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地产(保障房主题投资的延伸),短期仍有进一步上攻动力,预期中的中期业绩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动力源,上证指数的攻击力全面减弱的信号,应该是银行股(受制于地方债务平台)集体补涨的时候。从时间上看,未来二周将是敏感时间周期。换言之,本月末有可能结束本轮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