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
  • 首季资本项下顺差同比增四成
  • 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 外汇局强调继续高压打击“热钱”
  • 中期协:
    严禁期货公司涉“配资”
  • 三公司IPO申请15日上会
  • 李剑阁:中国经济
    不需因通胀而“急刹车”
  • 两部委:多渠道筹资
    确保公租房建设资本金足额到位
  •  
    2011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
    首季资本项下顺差同比增四成
    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外汇局强调继续高压打击“热钱”
    中期协:
    严禁期货公司涉“配资”
    三公司IPO申请15日上会
    李剑阁:中国经济
    不需因通胀而“急刹车”
    两部委:多渠道筹资
    确保公租房建设资本金足额到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2011-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牡霞 ○编辑 刘玉凤

    不存在“低估”或“遗漏”;个别单位风险隐患不构成全局性风险

      ⊙记者 张牡霞 ○编辑 刘玉凤

      

      针对近期一些机构和人士对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的质疑,审计署新闻发言人11日表示,此次审计涉及的每一笔债务和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不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毫无依据、凭空推测出的所谓“低估”或“遗漏”的问题。

      

      逐项核实有据可查

      该发言人表示, 在这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审计署、省、市和县四级审计机关投入4.1万多名审计人员,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所有涉及债务的373805个项目和1873683笔债务是逐笔、逐项核实的,每一笔债务和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不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毫无依据、凭空推测出的所谓“低估”或“遗漏”的问题,个别机构和个人自行匡算、主观想象和简单推测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对社会和公众极不负责任的。

      

      “融资平台”定义须明确

      审计署6月27日发布关于地方债的审计结果之后,关于地方融资平台数量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有人认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1万余家,有的数据则是9000余家。都与这次审计披露的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的数据存在差异。

      对此,该发言人指出,审计核实的“融资平台公司”是6576个,这些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对于其他79651个涉及债务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不能与融资平台公司混为一谈。

      上述发言人表示,个别文章将仅为竞争性、盈利性项目举借债务的国企也作为融资平台看待,是不恰当的。

      

      债务处置有全局性方案

      在谈到逾10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有多大时,该发言人坦言,一些地区和行业也存在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存在风险隐患,但个别单位出现的偿债困难或风险隐患,并不构成系统性或全局性的风险。

      对于中国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缺乏全局性的处置方案的观点,该发言人也表示,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据其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国务院决定,研究下一步如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尽快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相关地方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已经形成的债务进行清理,纠正债务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并规范债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