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
  • 首季资本项下顺差同比增四成
  • 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 外汇局强调继续高压打击“热钱”
  • 中期协:
    严禁期货公司涉“配资”
  • 三公司IPO申请15日上会
  • 李剑阁:中国经济
    不需因通胀而“急刹车”
  • 两部委:多渠道筹资
    确保公租房建设资本金足额到位
  •  
    2011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
    首季资本项下顺差同比增四成
    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外汇局强调继续高压打击“热钱”
    中期协:
    严禁期货公司涉“配资”
    三公司IPO申请15日上会
    李剑阁:中国经济
    不需因通胀而“急刹车”
    两部委:多渠道筹资
    确保公租房建设资本金足额到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汇局强调继续高压打击“热钱”
    2011-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刘玉凤

    通报第三批外汇违规案例,威慑“热钱”跨境流动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刘玉凤

      

      国家外汇局日前通报了一批企业、个人外汇违规及处罚案例,并强调将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的监督和检查,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

      为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震慑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跨境流动,外汇局已于去年年底通报了两批企业、个人违规办理外汇业务处罚情况。根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外汇局日前通报了第三批企业、个人外汇违规及处罚案例。

      这些案例中,不乏“热钱”以外商投资资本金的方式,进入国内结汇后,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情况。如,2008年6月30日,山东省烟台澳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将外商投资资本金300万澳元结汇后,于次日将结汇资金1979.16万元人民币作为投资款划入烟台宝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超出了该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范围。另一例中,结汇资金也被违规使用:2007年12月27日,江西省江河水务有限公司利用无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办理外商投资资本金结汇500万美元。结汇当天,该笔结汇资金中的3652.68万元人民币经新余仙女湖新城开发有限公司又划转回该公司。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期间,江西省江河水务有限公司将资本金结汇后所得人民币2400万元划往证券公司并流入股市。

      外汇局称,各企业、个人应从通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加强自我管理,严格依法办事。外汇局在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强化服务意识,满足企业、个人合理外汇需求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主体外汇业务合规性的监督和检查,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维护我国涉外经济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