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社会平均利润率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社会各部门整体利润相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平均化和均衡化。由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是资本通过追逐利润达到的某种平衡状态,所以,平均利润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一般情况下,平均利润率越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竞争性也相对较强。
那么,我国目前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如何呢?能否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呢?
应当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技术的运用和新产品的推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都在10%以上,即便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也保持在9%左右。但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的是,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存在许多被扭曲的地方,致使社会平均利润率很难客观、科学、准确地反映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竞争能力。
首先是实体经济利润水平过低、房地产和金融业等利润水平过高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扭曲。近十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公路建设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金融及极少数实体企业,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实体企业。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工业的利润率大致在7%左右,且少数大型企业提供的利润占了大多数。相反,房地产业、公路业、银行业、资本运作业等,利润水平都在两位数以上,房地产业培育了一大批新兴富翁,银行大多成了世界上最富的银行,而以收费为主体的公路回报率更是高达50%以上。至于资本运作,虽然风险很大,但回报也远高于投资实体企业。
正是因为实体企业利润水平偏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过多,且市场竞争性过强。因此,近年来,许多实体企业都纷纷转向了房地产业、资本运作,甚至有些民间资本,不惜冒险从事市场炒作,如房价炒作、农副产品炒作等。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民间资本纷纷从实体经济撤离、房地产和金融业等利润水平过高的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还能科学反映社会实际生产力水平和竞争水平吗?还能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吗?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各项决策还能谈得上科学吗?
其次是政府投资过度。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暴发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投资开大了闸门,短短几年时间内,地方政府负债就超过了10万亿,如果再加上中央投资的部分、铁路和交通等部门的半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扮演的政府投资角色等,政府投资已远高于企业投资,非生产性投资也远高于生产性投资。政府投资速度过快、比重过大,虽然对GDP的即时拉动作用有时会更强,但对整个社会的效率、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伤害,因为那会严重扭曲社会平均利润率。政府投资不像企业投资,企业投资是全方位的,可以拉动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政府投资是结构性、局部性的,只能让部分行业受益。事实也是如此,在政府投资的强力拉动下,近年来,金融、房地产、水泥和钢铁等极少数实体行业的利润水平明显偏高,而其他行业利润水平明显偏低,从而使社会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应当说,这不是一种好现象。由此留下的隐患,可能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其三是垄断行业利润水平偏高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扭曲。我国垄断行业的利润水平是明显偏高的,石油、电力、天然气以及烟草等,利润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他行业更是望尘莫及。由于垄断行业不仅利润水平高,而且块头大、利润总量多,由此形成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失真了。正是因为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严重失真,以此为基础制定与设计许多政策措施自然也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在税收制度的设计中,就带来了消费者负担过重、一般企业税负过重等问题,形成了税负不公。而社会资源的分配,也因为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数据的失真造成了分配不公的现象。
所以,如何分析和看待我国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如何从平均利润率水平中找出问题,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必须克服的矛盾之一。而基本的设想是,打破垄断,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政府及企业行为,减少政府投资的比重,将更多的社会基础设施项目交给市场、交给其他投资者;改革、重新设计税收、分配等制度,切实纠正目前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公正。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