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宽带下乡调查
  • 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 农村宽带建设提速 光纤通信迎新增长点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调查·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调查·产业
    宽带下乡调查
    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农村宽带建设提速 光纤通信迎新增长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专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姚春华

      ⊙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上海证券报:建国60多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达到了怎样的服务水平?

      姚春华:我国自2004年实施“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简称“村村通”工程)至今,成绩斐然。仅在“十一五”期间,电信运营商的合计投资总额就达到500亿元,建设了数以万公里计的光纤网、数以万计的无线基站和数以千计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和94%的自然村(20村以上的村寨)通电话,再以村村通工程采用的有线、无线、卫星通信接入技术及网络覆盖区域看,我国的电话普遍接入已基本实现,为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国际电信联盟对中国实现的村村通工程称赞为“成绩斐然、举世罕见”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上海证券报:农村信息化发展是个综合性、针对性很强的工程,是分散建设还是整合建设?

      姚春华:在我国有6.7亿人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普及互联网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制订当地的、城乡统筹的信息化总体方案,才能行之有效的“执政为民、造福百姓”。地方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支持、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网络。

      上海证券报:多年来,农村信息化建设被看作电信运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讲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的,您同意这个观点么?

      姚春华:电信运营企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属第三产业。在互联网普及各环节,电信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即电信运营商是信息路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修路企业要花钱,对路上跑的车合理收费,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在电信网络向农村扩建的同时,各地电信运营商是主要承建单位,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性较好的信息业务、终端设备和综合性信息平台等,尽了责任和义务。

      上海证券报:我国经济发展呈东高西低之势,农村信息化水平也会这样,消除数字鸿沟有没有可选之良策?

      姚春华:据了解,国家级扶贫县、扶贫村多分布在中部山区和西部地区,为缩小数字鸿沟,应将这类县、乡、村作为重点。采取“信息扶贫”方式,即“送信息设备(信息终端、接入设备等)到行政村,提供登录互联网的条件”,让老、少、边、贫山村的农民,不用出门就把他们种植的土特产品卖出去,让村民尝试和体验互联网的魅力,是脱贫和改变生活的捷径。

      从具体操作上,信息扶贫国务院扶贫机构可以做,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公司和关注互联网普及的任何单位及个人都可以捐助,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