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宽带下乡调查
  • 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 农村宽带建设提速 光纤通信迎新增长点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调查·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调查·产业
    宽带下乡调查
    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农村宽带建设提速 光纤通信迎新增长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宽带下乡调查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山里的路车子开不进,有些货需要农民挑出来
      杜千里(右一)到老乡家里收货
      周俊杰(右一)靠卖餐具、杯垫等日用品,正向亿元销售额冲刺 温婷摄

      一根网线给农民带来亿元财富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2011年通信村村通工程的意见》,2011年全国新增近1.7万个行政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行政村通宽带比例由80%提高到83%。“十二五”通信业的发展重点就是要逐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行“宽带进村”。

      而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一些地方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切实的改变。本报记者在进行农村宽带及信息化建设调查中,深切感受农村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农村建设发展中勃发的市场机遇。⊙记者 温婷 ○编辑 王晓华

      在一个小小的青岩刘村,这里集结了2000多家网商,创造了年20亿的营业额,号称淘宝第一村;

      辞去公职、下乡创业的26岁青年周俊杰率领50人的团队,靠卖餐具、杯垫等日用品,今年正向亿元销售额冲刺;

      郑州大学MBA杜千里在当好乡村老师的同时,将老乡一袋袋野生药材、干果背出太行山,创造了去年销售100万元的业绩,今年力争要达到200万元。

      而所有这一切,得益于一根网线。

      网络下乡带给农民的是生活和生存方式实实在在的改变。当年“到城里打工去!”的口号使亿万农民涌向城市。然而,今天,却有很多眼光独到的人从城市一头扎进农村,就地取材,用一根网线,搭起创造财富的新桥梁。

      

      

      一个“淘宝村” 2000网商齐致富

      从义乌火车站驱车30分钟,就到了位于青岩刘村的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筹委会)。一路上,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城已经被刻上了“电子商务”的符号,配货的物流公司和网店的招牌几乎覆盖了从市区到周边的道路。

      记者到达有着“中国淘宝第一村”的青岩刘村时已经是中午,可39度的高温高不过当地居民忙忙碌碌的热情,仓库里满地的包裹、成沓的订单、忙碌的工作人员映入眼帘。淘宝村的创始人、义乌江东街道电子商务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的刘文高告诉记者,“不要不习惯,这就是青岩刘村现在的生活常态。”

      作为青岩刘村最早一批接触网络的人之一,刘文高“触电”的时间早在2003年,当时当地虽然通了网络,但大多以满足村民日常上网、通信为主;谁都不知道原来互联网上藏了金矿。

      当时为了解决中国小商品城摊位面积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全部展示的问题,刘文高率先给自己的企业建设了一个网站。“电子商务一定会有大爆发,只是当时还不成熟,缺少买家,没成气候,但肯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他一直坚持这个信念。

      2008年,面临全球经济危机以及义乌日用百货批发市场的迁离,作为青岩刘村重要收入来源的房屋出现了滞租,租金一路下滑。刘文高决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村民的房子出租,同时给失地村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于是,他将当地不到100家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团队抱团发展,并请网上开店的成功卖家在当地居民和租户中无偿普及开网店创业的知识和经验。

      义乌小商品城的独特货源优势使得当地的货源有了很大保障。如今,青岩刘村已经成了全国日用品电商的聚集地,集聚了2000多家网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成了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从建到用的转型,还成了全国淘宝卖家的进货地。

      青岩刘村网商的年营业额也是一路创下新高,2009年达到了8亿, 2010年跃升到20亿。并且开辟了“一台电脑外加租间房子,就能来青岩村创业”的完整电商体系。

      记者的采访一直被咨询到青岩刘村创业、考察的电话所打断,还有来青岩刘村取经的其他地方领导、专家的造访。刘文高笑言,他现在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每天都加班到后半夜,他喜欢这样的工作,不仅可以造福于当地村民,还带动了年轻人创业。

      源于青岩刘村的远洋贸易网,今年的销售额预期将突破亿元大关。他的创始人周俊杰就是在刘文高带领抱团发展起来的第一批网商中的一位,26岁的他触电仅3年,目前已经办起了自己的工厂,拥有50人的销售团队和4000平方米的库房。

      而作为土生土长青岩刘村人的刘大川则是在自己的家里做起了网商。记者造访时,他正光着膀子,热火朝天地处理着网络订单,客厅里则堆满了当天要发的快递邮包。“不要小看这样的作坊企业,虽然卖的都是塑料盆、杯垫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但每天接到的订单额大概在8000元人民币,按照网商一般30%的利润,你自己算算他们的年收入有多少!”刘文高告诉记者,而这样的网商现在在青岩刘村超过2000家。

      

      

      一根网线 让山珍药材身价倍增

      而在河南新乡辉县上八里镇杨树庄村,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则用一根网线改变了全村人的生活。杜千里是郑州大学MBA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时,金融危机使得好工作成为一种奢望,于是他回到乡村,在太行上脚下的鸭口小学当起了乡村教师。但互联网却让他在农村开辟了一个事业的新天地。

      辉县百泉是著名的药都和中药材基地,距离太行山不到20公里,但由于山里的交通不方便,当地山民放牧时采摘来的天然中药材要么是堆在家里没人要,要么就是以极低廉的价格被收走。杜千里觉得,可以尝试互联网创业,为山民们的药材和山货找一条出路。

      “但当时学校只有一根网线,老师上网还要到校长办公室去,也没有宽带,还是靠电话线拨号上网,网速很慢。”杜千里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在自己家里装了根网线,花了几百元买了台CRT的二手电脑,开始尝试通过淘宝零售中药材。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是网络交易,大家对于药品的质量抱有怀疑,于是我们就发样品给人家看,久而久之,大家对于山区里的药材质量越来越认可,我们的销售额开始上去了。”杜千里说,2009年时网店的销售收入只有30万,而到2010年就上升到100万,利润大概有30%。他给自己订立了5年内达到年收入千万的目标,今年争取达到200万。

      刚创业时,山里的路车子开不进,杜千里常常骑着摩托自己去收货。绵延的太行山上隔几公里才有一家农户,杜千里就这样一家一家地跑,回来时在后座堆上两麻袋。“山路太难走,常常一路跑下来连摔好几个跟头,腿都磨破了。但这样心里也高兴。”杜千里笑着说。

      如今,村里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当地的农民农闲时会组织起来,成百号人骑着摩托车一起去进货,再回来卖给杜千里的网店。“村民集体收药材比我们效率高多了,让这份利给他们,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我们也不吃亏的!”杜千里说。

      他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网络条件比刚创业时好很多,在上八里镇杨树庄村,几乎每十家就有一家装了网线。刚创业时,杜千里兄弟四个一起打理生意,如今兄弟已经分出去自己单干,当年一起创业的员工中也有20多人自己开了淘宝店,村里做药材生意的淘宝点已经达到近70个。

      在杜千里看来,开网店不只让当地农民赚了钱,更重要的是调整了山里的经济结构,“山里粮食不好种,但土特产卖得好,村民就改种核桃、红枣、山楂”。 如今,土特产收购价节节上涨,野生核桃由6元/斤涨到了13元/斤,野生山楂片由原来1元/斤涨到了7元/斤,农民也从中得益。

      

      

      农村宽带建设增量提速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村通电话工程累计直接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使全国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乡镇通互联网、94%的自然村通电话,全国近一半乡镇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和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信息高速路”已经基本贯穿全国。

      已连续40年关注农村信息建设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姚春华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普遍服务内容逐步从语音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基本实现村村(行政村)通宽带。

      据了解,目前,各地已经制订了“十二五”农村宽带网络发展的目标。例如,江苏省到2015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光缆,普遍提供8M的带宽;广东省到2015年,实现农村地区户户通互联网,接入带宽普遍达到20M以上;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100%的行政村光纤到村,接入带宽达4M;江西省到2015年,实现光纤到行政村, 20户以上的自然村100%通宽带;山西省到2015年,实现100%建制村、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通光缆。

      而在布置“十二五”村通工程的任务中,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也表示,一方面,我国仍有十几万个自然村和一些地处偏远的边疆海岛、交通沿线、水利设施、农林厂矿等未通电话;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打电话,需要利用互联网获取外界信息、发布农副产品信息。广大农村需要加强互联网和宽带建设,需要推广信息服务。

      目前,以中国电信为主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加大农村宽带建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继平此前透露,今后中国电信也将全面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把推动宽带下乡、拓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作为宽带战略中十分重要的单元。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浦东局副局长秦晖峰告诉记者,在光网覆盖建设上,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被拉平。在成本收益考量时,运营商最看重的是用户聚集度和规模。

      据介绍,对于农村“城市光网”建设,电信遵照的是“试点推广”的建设方式,先在具有代表性的村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全面推广。

      以浦东为例,浦东的农村主要集中在南片区域,经过数年建设,目前宽带覆盖率平均已达到95%以上。浦东局在南片的9个分局按照“齐头并进”的方式进行农村区域光网建设。例如在孙桥的长美村,已经完成城市光网工程建设,光网覆盖率100%;在川沙的高山宅村、建光村等也正进行光网建设,其中高山宅村可在7月份左右完成,届时光网覆盖率也将接近100%。

      秦晖峰透露,浦东电信准备在2013年领先全市两年率先建设“城市光网”应用示范区。绝大部分农村区域也将在2013年实现光网全覆盖,应用宽带能力将达到50兆以上,甚至100兆。

      此外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对于围绕“智能农业”主题的各种信息化应用也将是关注的内容,如智能农业的大棚环境监测、农产品追溯等。

      

      

      完善宽带下乡补贴机制

      据悉,“十二五”期间,宽带下乡的运营补贴机制也将被改善。奚国华表示,我国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补偿机制,建立相应的基金来进行适当补偿。

      姚春华告诉记者,国际电信联盟最看重的是宽带连接和移动业务。为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宽带发展列为宽带国家战略,并制订了在农村建设光纤网络,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

      据了解,以英国电信为例,英国电信在建设偏远农村地区的有线、无线宽带覆盖时,不仅可以申请英国的宽带建设基金补偿,还可申请欧盟的宽带建设基金。

      姚春华表示,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自觉向农村扩展光纤网,希望政府投资或制订补贴规划,加速中国整体宽带规划实现。

      电信运营商代表也建议国家出台国家宽带战略,明确有关金融、财政、税收,土地使用等支持政策,尤其是争取用于农村宽带普及的专项财政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