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违约大限临近 伯南克对QE3“松口”
  • QE3会不会来?
  • ■环球速递
  • 碳税?幌子而已
  • 市场逐渐对“降级”免疫
    欧央行吹响托底“集结号”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违约大限临近 伯南克对QE3“松口”
    QE3会不会来?
    ■环球速递
    碳税?幌子而已
    市场逐渐对“降级”免疫
    欧央行吹响托底“集结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违约大限临近 伯南克对QE3“松口”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各国政府的乐观言论令股市得到支撑 本报传真图

      由于美联储在12日公布的一份会议纪要中措辞“暧昧”,这令市场上对美国即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预期大幅升温。受此影响,13日早盘美元指数承压下跌。会议纪要显示,在美联储内部正存在激烈的争论:如果经济增长前景保持疲软,是否需要推出额外的刺激措施。而1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最新讲话也证实了这点,在就半年度经济发表证词时,他明确表示:“新的刺激计划正在考虑中。”伯南克讲话发表后美元急剧下挫,北京时间13日22时25分,美元指数报75.35,跌幅0.86%。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之所以特别关注“退出政策”,与美国提高举债上限最后期限迫近有关。现阶段如果美联储决定采取紧缩政策,则有可能打压民间债券的价格并推高其收益率,令借贷成本升高,对急需解决举债问题的美国政府而言十分不利。⊙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美联储政策微妙转向

      伯南克13日在美国众议院就经济及货币政策发表半年度证词时称,经济疲软会较预期持续更久,这意味着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伯南克表示,新的刺激计划正在考虑中,可能包括资产购买项目。这是迄今为止美联储对“考虑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最明确表态。

      12日发布的会议纪要所跟踪的是美联储在6月21至22日举行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都认为自4月以来经济复苏在放缓,并称最近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尤其令人担忧,并可能打压消费者支出。海外媒体评论称,美联储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通胀率却高于预期。

      会议纪要显示,有几名官员认为,美联储需要考虑是否提供新的货币政策刺激,特别是如果经济增长继续处于低水平、不足以实质性地降低失业率的话。而反对派则表示,通胀风险正在升高,美联储可能比预期更早地采取措施退出宽松政策。

      其实早在今年4月的会议上,美联储就部署了退出的大体框架。第一步就是在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后不对收益进行再投资。此外,在启动加息周期前,美联储不会开始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有评论认为,美联储似乎根本就没有恰当的工具组合来治疗经济伤痛。瑞士信贷股权策略师道格拉斯·克里格特说,“水井似乎已经枯了”。他认为,美联储采取新措施影响经济行为和市场,可能不会有效。

      美联储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2点公布会议记录后,标普500指数一度上涨0.6%。但由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爱尔兰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美三大股指最终以下跌报收。受到宽松预期影响,13日亚洲及欧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也呈现小幅下跌走势。

      

      内部分歧引发市场猜测

      美联储在12日公布的会议纪要中表示,将视经济局势的变化,“可能需要考虑提供额外的货币刺激政策”。尽管美联储并没有明显表露出启动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决定,但此话一出,市场上对QE3的预期大幅升温,因为这是美联储第一次公开表示部分官员已经开始提到出台新一轮宽松措施的可能性。据海外媒体推测,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购买更多国债等措施。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失业率攀升至9.2%的年内新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6月22日议息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随着能源价格走低及日本工厂零件供应中断的情况缓和,经济增长会升温,但他并未排除额外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布拉德福德·德隆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增长依然缓慢,通胀疑虑仍低,美联储应该实施QE3。曾在克林顿政府出任财政部官员的德隆表示,新一轮资产收购行动将增加建设、创造就业并提振经济。

      

      严正警告债务延期风险

      除对未来的政策取向,美联储还对美国的债务问题发出警告。会议纪要称,即使是财政部债务本金或利息的支付被短暂延后,也可能对市场造成严重破坏,可能还会给美国借贷成本带来持久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与国会领导人在白宫会晤,致力于在8月2日前突破税率方面的僵局。美国众议院议长贝纳12日表示,奥巴马坚持将增加税收作为提高债务上限的内容之一,这正成为阻碍协议达成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会两党就削减联邦预算赤字的谈判陷入僵局。据财政部称,如果在8月2日到来前争论仍无结果,美国政府将丧失借款权。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日前警告称,如果国会两党不能就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达成协议,那很可能会引发“升级版的雷曼事件”。

      财政部长盖特纳12日表示,白宫和国会正寻求就一项削减数万亿美元赤字的预算案达成一致,共和党议员将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盖特纳称,奥巴马总统提出了一些非常明智的税改方案,这些方案能够填补漏洞,要求美国最富裕的人群适度承担额外的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