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大股东减持让位二股东
    大商股份又现同业竞争尴尬
  • 汉王科技再遭股东减持
    上海联创套现2.6亿元
  • 粤高速
    拟购广珠交通被股东否决
  • 南京市政府成立工作组调查南纺股份
  • 东北制药
    主要产品生产线停产检修
  • ST珠峰停牌核查重组事宜
  • “爽约”半年报 江铃汽车披露业绩快报
  • *ST金果、吉林化纤
    上半年同比扭亏为盈
  • 中弘地产
    拟1亿元参股投资基金
  • 恒源煤电
    中期拟10转12.8065股
  • 半年报登场 三中小板公司业绩均增长
  • 山东排查非煤矿山 三大上市矿企停产待检
  • 子公司环保问题屡曝光 铜陵有色“得不偿失”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公 司
    大股东减持让位二股东
    大商股份又现同业竞争尴尬
    汉王科技再遭股东减持
    上海联创套现2.6亿元
    粤高速
    拟购广珠交通被股东否决
    南京市政府成立工作组调查南纺股份
    东北制药
    主要产品生产线停产检修
    ST珠峰停牌核查重组事宜
    “爽约”半年报 江铃汽车披露业绩快报
    *ST金果、吉林化纤
    上半年同比扭亏为盈
    中弘地产
    拟1亿元参股投资基金
    恒源煤电
    中期拟10转12.8065股
    半年报登场 三中小板公司业绩均增长
    山东排查非煤矿山 三大上市矿企停产待检
    子公司环保问题屡曝光 铜陵有色“得不偿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股东减持让位二股东
    大商股份又现同业竞争尴尬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魏梦杰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裘海亮

      

      国商公司的套现行为,不但自己让出了大商股份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还让两年前那桩股权划转产生的影响回归原点。

      据大商股份今日披露,今年4月26日至5月20日期间,国商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5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9%。减持前,国商公司持有2588.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1%,为第一大股东;减持后,国商公司持有2531.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62%。原公司第二大股东大商国际持有公司股票2585.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80%。由于国商公司的减持行为,大商国际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商公司退至第二大股东。

      国商公司所持大商股份股权,原本曾归大商国际所有,后由国商公司零成本获得。2009年6月,大商股份披露一则权益变动报告,其内容便涉及大商国际将所持部分大商股份股权划转归国商公司。当时公告表示,大商国际将持有大商股份10%的国有股权,即2937.19万股,无偿划转给国商公司。

      对于那次10%股权的划转,公司公告解释称。由于历史原因,大商股份与大商集团旗下非上市资产之间长期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划转完成后,大商集团和大商国际仅持有大商股份8.8%的股份,不再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国商公司作为控股股东,旗下暂无经营性资产,也没有从事商品流通和销售的业务,与大商股份不存在同业竞争,也不存在潜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形。

      然而,在国商公司减持之后,大商国际重回大商股份第一大股东宝座,同业竞争问题再度浮上水面。

      不过,如今的大商集团和大商国际已是“此一时彼一时”。2009年下半年,大商集团开始改制。大连市国资委于2009年10月28日与曼妮芬、红蜻蜓、波司登签订大商集团100%国有产权转让合同,3家公司分别受让40%、33.33%、26.67%国有产权。之后,大商集团和大商股份主要管理层成员设立的大商投资,以货币资金对产权转让后的大商集团增资;增资完成后,曼妮芬、红蜻蜓、波司登及大商投资在股份制改造完成后的大商集团持股比例依次为30%、25%、20%、25%。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商股份对于国商公司和大商国际的身份认定一直使用“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说法,淡化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概念。公司2010年年报中曾有这样的表述,“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股东国商公司减持338.32万股,现持有公司股份2588.87万股,占总股本的8.81%,与公司第二大股东大商国际持股比例接近,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原第一大股东的国商公司,却无人在上市公司高层中任职;大商股份董事会中,董事长牛钢、以及董事王志敏、段欣刚、鹿璐、曾刚,都具有大商集团或大商国际的工作背景;但大商股份董、监、高管理人员中并无一人具备国商公司背景。由此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大商股份的经营管理权一直掌握在大商集团和大商国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