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互动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伯南克辟谣QE3 美股“空欢喜”一场
  • 热烈祝贺上海证券报创刊20周年
  • 新兴市场连续三周“吸金” 力度有所减弱
  • 主权债务
    渐成世界经济增长重负
  • 评级机构轮番“轰炸”
    美债前景牵动债权人神经
  •  
    2011年7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伯南克辟谣QE3 美股“空欢喜”一场
    热烈祝贺上海证券报创刊20周年
    新兴市场连续三周“吸金” 力度有所减弱
    主权债务
    渐成世界经济增长重负
    评级机构轮番“轰炸”
    美债前景牵动债权人神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评级机构轮番“轰炸”
    美债前景牵动债权人神经
    2011-07-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刘玉凤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刘玉凤

      

      围绕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僵局,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日益明显的不安情绪。就在穆迪首次将美债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一天后,标准普尔向美国发出了更严厉的警告,称其在三个月内下调美债评级的可能性已升至50%,同时,如果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国会仍未上调债务上限,标普可能在本月就下调美国评级。

      评级机构的轮番“轰炸”,拖累美国长期国债本周连续下跌,违约成本也升至17个月高点。与此同时,持有大量美债的海外投资人也日益对美债的风险加大了关注。

      

      第五日谈判依旧无果

      周四,美国政府和国会就债务上限的谈判进入第五天,但据几位国会议员透露,当天晚间结束的谈判再次无果而终。

      与前一天的不欢而散相比,周四的会谈气氛似乎更加融洽一些,奥巴马也坦承,自己此前愤然离席的做法是太过“强硬”了一些。与会人士透露,周四当天的会晤氛围非常友好,在花了一个小时20分钟仔细讨论福利计划可能缩减的项目以及增加税收等问题后,奥巴马建议国会领导人回去和各自成员继续探讨,周六前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奥巴马已向国会领导人表示,希望国会领导人能在未来24至36个小时内就如何推进谈判达成共识。该人士称,如果与会人员无法做到这一点,奥巴马暗示本周还会召集另一次会议。

      随着财政部给出的8月2日大限的日益临近,白宫方面正在对国会摆出更强硬的姿态。美国财长盖特纳周四表示,在提高负债上限的问题上,无法给予国会更多时间。

      据悉,奥巴马周四已给国会领导人定下了本周末的最后期限,限定在此之前找到解决债务上限问题的途径。不过,在削减开支和增加税收的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仍是达成赤字削减协议的巨大障碍。

      

      标普称最快7月降级

      不过,上述方案也面临着政治和程序上的重大障碍,尤其是在众议院,不少共和党人要求进一步缩减政府开支。甚至连参议院领导人也说,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接受的方案还早。不过,由于时间越来越紧,因此备选方案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议员支持。

      相比政策当局,评级机构的耐心似乎更加有限。周四,又一家主要的评级机构对美国下了“最后通牒”,声称最快可能在本月就给美国降级。

      标准普尔周四称,已将美国的“AAA”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和“A-1+”短期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此举紧随穆迪前一天的类似举措。

      上述举措表明,标普很可能在未来90天内采取评级行动,或可能根据对发行人信用构成重大不确定性事件而采取评级行动。

      标普的声明称,对美国采取的最新评级举措,是考虑到当前美国围绕提高债务上限进行的政治辩论进展缓慢。该机构称,其在未来90天内下调美国长期评级的可能性至少为50%。标普同时将美国短期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反映出该机构认为当前的形势对美国的信用构成重大不确定性。

      标普称,自从其在今年4月18日将美国的“AAA”长期评级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以来,围绕美国债务上限的政治争论反而变得愈加复杂。尽管谈判已进行了数月,但两党仍僵持不下。因此,该机构认为,美国陷入严重政策僵局的风险与日俱增,近期内很难就上调债务上限达成协议。鉴于此,标普认为,可能会在三个月内下调美国的评级。

      标普董事总经理钱伯斯14日警告说,到本月晚些时候,如果国会还没有上调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那么该机构就有可能下调美国的国债评级。

      亚洲持有人加大关注

      受到穆迪和标普的连番警告影响,15日,美国30年国债连续第三天下跌。与此同时,美国国债的违约成本也升至17个月高点。

      15日东京交易时段,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27%。5年期美债的信用违约掉期周四攀升至2010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分析师唐纳森表示,美国违约的概率正在不断上升,很显然,政治层面仍缺乏进展。“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定,最终美国会达成一个协议,但你也必须把谈判最终失败的可能性考虑在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周四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美国政府切实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美方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持有约1.15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

      华尔街日报周四则引述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的话报道称,作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者,中国必须认真评估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短期内,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就长期而言,中国必须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速。

      不过,有关人士也表示,亚洲的美债持有人目前大都表态较为谨慎,因为太激烈的反应反倒可能有损其持有的美债资产。

      对于穆迪警告可能给美国降级,日本财务省副大臣五十岚文彦认为,类似举措基本在预料之内,肯定有人会采取这样的措施。他认为,日本政府不会急于行事。日本1.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投在了美国国债上。

      同样是美债前十大持有人的俄罗斯,其央行第一副行长乌卢卡耶夫本周表示,他认为美国国会和政府不可能在华盛顿达不成某种共识。他还称,尽管从理论上说,出现“技术性违约”是可能的,并会释放出不利的信号,但应该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